[发明专利]间充质干细胞的制药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54720.7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军;程亚丽;徐郁慧;吕巧英;郝萌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5/28 | 分类号: | A61K35/28;A61K31/57;A61K31/567;A61P35/00;A61P1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间充质 干细胞 制药 用途 | ||
1.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子宫内膜恶性增生疾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子宫内膜恶性增生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癌或癌前病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分选自子宫内膜组织的SUSD2+CD45-细胞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分选自子宫内膜组织的CD45-CD73+CD90+CD105+细胞群。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不包括来源自子宫恶性增生疾病患者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如下功能的至少一种:
1)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2)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凋亡;
3)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皮下移植成瘤;
4)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宫腔移植瘤的进展;
5)增强孕激素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抑制作用;
6)抑制子宫内膜癌类器官的肿瘤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干性相关基因包括C-MYC、BMI-1、CXCR4、Sox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或其培养物为所述药物的唯一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或其培养物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所述有效成分还包括孕激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孕激素包括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或、左炔诺孕酮、安宫黄体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与所述孕激素被配置为同时向受试者施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与所述孕激素被配置为分别向受试者施用。
14.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子宫内膜恶性增生疾病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治疗/预防有效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15.药物组合,其中,所述药物组合包括a)治疗/预防有效量的间充质干细胞;b)治疗/预防有效量的孕激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所述药物组合包含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所述第一制剂包含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第一载体,且所述第二制剂包含所述孕激素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第二载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其中,所述药物组合包含药物组合物,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和所述孕激素。
18.预防和/或治疗子宫内膜恶性增生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治疗/预防有效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47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防尘型高低压开关柜
- 下一篇:一种电弧故障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