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喷嘴、燃烧室、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减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3797.2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许璠璠;杨眉;于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曾浩;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喷嘴 燃烧室 燃气 涡轮 发动机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喷嘴、燃烧室、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减振方法。其中,所述燃油喷嘴,包括:杆芯;集油环,具有油路,所述集油环的一端与所述杆芯固定连接,所述集油环的另一端具有燃油喷口;以及环形阻尼套筒,所述环形阻尼套筒的内壁贴附于所述集油环的外壁。由于在集油环贴附阻尼套筒结构,发生振动时集油环与阻尼套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产生干摩擦,干摩擦将集油环油路的振动能量转换为摩擦热能,降低振动位移,以降低振动应力,最终提高燃油喷嘴高周疲劳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喷嘴、燃烧室、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减振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燃油喷嘴位于燃烧室内,工作时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燃油喷嘴外部受热主要有两个热源,一是经由压气机进入燃烧室的高温燃气直接吹扫燃油喷嘴,导致杆部和头部受热,二是由于喷嘴的燃油喷口喷射燃料在火焰筒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对燃油喷嘴产生热辐射,在两处热源的综合作用下燃油喷嘴头部最高温度可以达到900-1000K。另外燃油喷嘴也处于复杂的振动环境之中,一是燃气涡轮发动机整机振动时传递到燃油喷嘴上的振动载荷,二是燃烧室内发生燃烧振荡时,不稳定燃烧产生的脉动压力作用于燃油喷嘴表面。高量级的振动载荷会使得喷嘴结构产生较大的振动应力,减少寿命。
燃油喷嘴结构设计复杂,一般为了防止燃油结焦,内部油路设计在内称为杆芯,外部设计壳体,使得油路不直接暴露在高温气体中。由于结构复杂导致喷嘴固有振型低频较多,包括喷嘴整体振动和喷嘴内部振动。喷嘴内部杆芯振动模态频率与喷嘴震荡燃烧频率较为接近,容易形成共振,降低喷嘴高周疲劳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减振结构,降低喷嘴振动应力,提高喷嘴高周疲劳寿命。
具体可以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参考图1,扩压器机匣4、燃烧室外机匣3、内机匣5和火焰筒2均为环形结构,来流空气经由燃烧室上游部件扩压器机匣4进入燃烧室,来流空气100进入燃烧室分为三股,中间一路为第一流路200进入燃烧室火焰筒2,另外两股为第二流路300、第三流路400,分别进入燃烧室火焰筒2与燃烧室外机匣3、内机匣5组成的涵道。燃油喷嘴1安装在燃烧室外机匣3之上,例如可以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于燃烧室外机匣3。燃油喷嘴1包括保护罩10、杆芯11,燃油喷嘴1的端部结构为喷嘴头部12。
图2所示为喷嘴头部结构,喷嘴主喷口15围绕集油环16的中心线13环向分布,并通过集油环外壳14上的开孔伸出。
图3所示为喷嘴头部12结构局部剖面图,集油环16位于集油环外壳14内部,为环形结构,为防止集油环16中油路通道106、107内燃油温度超过结焦温度,一般而言,集油环16的内壁面104与集油环外壳内壁面105之间,设计一定间隙,集油环16的外壁面103与集油环外壳14的外壁面102之间也设计一定间隙,集油环16与集油环外壳14之间无直接接触,以减少外部的高温燃气热量传导到集油环外壳14后对集油环16的热传导。集油环16通过端部110与杆芯11结构相连一体,集油环外壳14通过端部108、109与保护罩10焊接连接。
燃油喷嘴1也承受着振动载荷,在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喷嘴主喷口15喷出燃油在燃烧室火焰筒2内燃烧,火焰筒2内燃烧时产生脉动压力作用于燃油喷嘴1,同时燃烧室外机匣3也传递转子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激励至燃油喷嘴1。
发明人完成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集油环16与集油环外壳14之间无接触,集油环16与杆芯11连接结构刚度较弱,造成集油环16振动约束较小,会在不同方向产生振动响应,特别是在集油环16发生共振时,由于集油环16与集油环外壳14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使得集油环16可以积累较大振动能量,在集油环16与杆芯11的连接部位产生较高应力集中,由此导致的疲劳损伤大大的降低了喷嘴1疲劳寿命。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燃油喷嘴,延长燃油喷嘴1的疲劳寿命,使得燃烧室、燃气涡轮发动机及其燃烧室稳定可靠地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喷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针菇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针菇斜面菌丝块的保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