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行控制的翻钢系统及其并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3140.6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健;孙军;高文星;刘艳丽;宁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B22D11/128;B22D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守梅;袁文婷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控制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翻钢系统的并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S110、当移坯设备处在翻钢机请求区和聚拢区时,或当移坯设备处在翻钢执行区,且移坯设备的推头处在上升位时,激活翻钢机的翻钢请求;获取聚拢区所需连铸坯的数量,并根据所有流连铸坯执行翻钢的数量、所有流轨道连铸坯的数量以及所有流翻钢请求的数量,获取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数量;其中,
所述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数量通过下述公式获得:
AC1=AC2+AC3+∑nC1;
AC2=AC3+∑nC2 AC3=∑nC3
其中,n为连铸机的流号,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数量为AC1,所有流连铸坯执行翻钢的数量累加值为AC2,所有流轨道连铸坯的数量的累加值为AC3,每流连铸坯翻钢请求数量为nC1,每流辊道执行翻钢的数量为nC2,每流轨道连铸坯的数量为nC3;
S120、将所述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数量与所述聚拢区所需连铸坯数量相比较;
若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数量小于或等于聚拢区所需连铸坯的数量,则,将所述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执行自出坯辊道至轨道的翻钢动作;
若请求翻钢的连铸坯数量大于聚拢区所需连铸坯的数量,则将各流的待翻钢连铸坯根据驻留时间进行排序,执行所述驻留时间符合排序规则的翻钢请求,将所述翻钢请求所对应的出坯辊道上的连铸坯翻钢至轨道上,至连铸坯翻钢数量等于聚拢区所需连铸坯数量时,翻钢机结束翻钢进程;
S130、移坯设备的推头下降到推坯高度,随着移坯设备自翻钢请求区移动至聚拢区,移坯设备推头将轨道上的连铸坯聚拢至聚拢区指定位置;
S140、移坯设备自聚拢区返回翻钢请求区待命,等待下一个翻钢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钢系统的并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流连铸坯翻钢请求数量nC1,每流辊道有坯检测数量为nR1,当nR1=1,nC1=1;当nR1=0,nC1=0;
每流轨道的连铸坯数量nC3,每流轨道有坯检测数量为nR2,当nR2=1,nC3=1;当nR2=0,nC3=0;
聚拢区所需连铸坯的数量为N,当AC1≤N时,处于自动模式且nC1=1的各流的翻钢机同时执行翻钢进程;
当AC1N且AC2N时,处于自动模式且nC1=1的各流的翻钢机,对各流的出坯辊道上的连铸坯进行驻留时间进行排序,根据先短后长的顺序剔除连铸坯所在的流,并设定被剔除的连铸坯所在的流的nC1=0,直至AC1=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钢系统的并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区所需连铸坯的数量等于行车吊具的可吊装数量与聚拢区已有连铸坯的数量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1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