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50986.4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樊树斌;沈智飞;雷亚清;周禄成;杨昱龙;兰超;孙佳梁;王冰迪;李权柄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纬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2;H01B3/28;H01B3/30;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29;H01B7/295;H01B9/00;H01B9/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稳压器 加热器 耐高温 动力 电缆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薄膜带绕包层、绝缘层、带胶薄膜带绕包层、第一编织层、涂覆层和第二编织层,包括步骤:
S1对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各组成部分的材料进行选料;
S2对所述导体进行绞合处理,构成导体组件;
S3对所述导体组件外利用薄膜带进行绕包处理,形成薄膜带绕包层;
S4进行绝缘挤出硫化处理,在薄膜带绕包层外形成绝缘层;
S5在绝缘层外利用带胶薄膜带进行绕包处理,形成带胶薄膜带绕包层;
S6在所述带胶薄膜带绕包层外编织第一编织层;
S7在所述第一编织层外进行涂覆硫化处理,形成涂覆层;
S8在所述涂覆层外编织第二编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所述导体选择镀镍圆铜线;绕包层选择聚酰亚胺薄膜带,选择耐高温200℃以上的带材;所述绝缘层的绝缘材料选择经过长期耐热性评定其热寿命大于60年的硅橡胶材料;所述第一编织层为玻璃纤维纱编织层;所述涂覆层选择铂金硫化体系的液体硅橡胶材料;所述第二编织层选择304级不锈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在所述导体组件外用聚酰亚胺薄膜带重叠绕包,聚酰亚胺薄膜带厚度为0.04mm~0.10mm,绕包层数1~2层,绕包重叠搭盖率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步骤中,挤出热寿命大于60年的硅橡胶材料,挤包厚度为0.8mm~2.0mm,挤出硫化管道温度为100℃~150℃,挤出线速度为5m/min~2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步骤中,在绝缘层外重叠绕包带胶的聚酰亚胺薄膜带,带材厚度为0.04mm~0.10mm,绕包层数为1~2层,绕包重叠搭盖率为20%~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步骤中,在所述带胶薄膜带绕包层外编织第一编织层,第一编织层采用多股玻纤纱编织,编织密度95%~1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7步骤中,用铂金硫化体系的液体硅橡胶并采用涂覆工装进行涂覆,涂覆后随即进入烘道进行硫化,在玻璃纤维纱编织层外形成涂覆层;涂覆厚度0.05mm~0.20mm,烘道温度为140℃~160℃,涂覆速度为5m/min~20m/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8步骤中,采用304级不锈钢丝进行编织构成第二编织层,钢丝直径0.15mm~0.30mm,编织密度85%~95%。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8制作结束后进行性能检测试验;
所述性能检测试验包括例行试验和鉴定试验;
所述例行试验包括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工频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试验;
所述鉴定试验包括电气型式试验、非电气型式试验、60年寿命模拟热老化试验、正常工况辐照老化试验、事故辐照老化试验、LOCA试验和电缆燃烧特性试验。
10.一种核电站用稳压器电加热器耐高温动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薄膜带绕包层(2)、绝缘层(3)、带胶薄膜带绕包层(4)、第一编织层(5)、涂覆层(6)和第二编织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纬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尚纬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09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