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绣花涤布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7544.4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管明强;管明钧;张海峰;刘杰;杨晓东;夏启龙;管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D06B7/08;D06P1/16;D06P1/38;D06P1/653;D06P3/82;D06C7/02;D05C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 地址: | 236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绣花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绣花涤布生产工艺,涉及涤布生产工艺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涤棉织物经过预处理,预处理依次包括水洗、干燥工艺;涤取出水洗干燥,所述洗工艺为:在35℃水中清洗涤棉织物,清洗至水洗后水的pH 6‑7,将水洗后的涤棉织物105℃下烘干;绣花,采用缝纫机对涤布刺绣,包括对成品涤布多次刺绣。解决了普通的染色工艺就达不到良好的染色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布生产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绣花涤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全涤布用来做衣服、裤子等织物的材料,常常需要染色,使得衣物更加的好看,美观。普通的染色工艺,包括了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染色和后整理。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退浆: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染色:主要的步骤,将白布坯上色,达到美观的效果。后整理:对布料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使其质量更加的优秀。然而这种现有的染色工艺,不适合用于全涤布的染色,所以对于全涤布来说,采用普通的染色工艺就达不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绣花涤布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普通的染色工艺就达不到良好的染色效果的问题。
一种绣花涤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涤棉织物经过预处理,预处理依次包括水洗、干燥工艺;
酸水解,水解池中调配有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在95℃水解工艺制备微晶纤维素并将未水解的涤组分进行回收,得到高纯度的微晶纤维素;
涤取出水洗干燥,所述洗工艺为:在35℃水中清洗涤棉织物,清洗至水洗后水的pH6-7,将水洗后的涤棉织物105℃下烘干;
平洗:将上述冷堆棉布进行平洗处理,得平洗涤布;
丝光:将上述平洗涤布进行丝光处理,得丝光涤布;
染色:将上述丝光涤布进行染色处理,得染色涤布;
定型:将上述染色涤布进行定型处理,得定型涤布;
防水防油涂层:将上述定型涤布进行单面刮涂防水防油胶,得单面防水防油涤布,其中,涂敷量75-85g/m2;速度20m/min;温度180℃;防水防油胶组份含量如下:PU胶黏合剂35-55%;防水防油剂3%-5%;软化剂5%-8%;增稠剂1%-3%;交联剂0.35%-1%;
染色,包括有分散染色、水洗和脱水烘干;
去离子水余量;
抽滤和烘干工艺;
绣花,采用缝纫机对涤布刺绣,包括对成品涤布多次刺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洗是在去离子水中依次进行1道热水洗,3道冷水洗。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丝光是采用液氨丝光技术,工艺如下:常压预烘处理:温度103℃,时间3-5min;冷却至室温;
浸液氨处理:压力0.1-0.15MPa,车速,13m/min;
干燥:温度110℃,时间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和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应力低吸收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镀膜液粘附力的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