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姿态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7402.8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杰;陈少克;郑柏阳;李志杰;刘万鑫;宋盼盼;耿至锴;陈齐升;张天海;姚丽;陈思源;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00;A61G5/10;A61G5/12;A61G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卢劲亮 |
地址: | 5150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姿 轮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姿态轮椅,包括:椅架;承托组件,其包括背垫、坐垫与脚垫,所述背垫、坐垫与脚垫由左至右依次排列;传动组件,其包括第一板架、第二板架、第三板架、第四板架与传动杆;动力组件,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本发明可辅助使用者独自完成站姿、坐姿与卧姿的姿态转换,帮助行动不便者实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姿态轮椅。
背景技术
在社会上,对于行动不方便的群体通常需要有专人陪护,如老年人在日常起居生活中,需要在床、座椅、轮椅、座便器等位置之间的转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有时需要两到三个人同时帮助,对人力需求大,同时在移动过程会容易造成二次受伤,但一般家庭中能照顾老年人的人力不多,特别是独居老人更甚,因此无法满足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的需求。市场现有的助老器械通常只具有简单的移动、辅助支撑作用,若老年人依靠此类器械独自完成姿态的转换,如由站立到坐下时,此类器械并不能为其行动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容易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姿态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姿态轮椅,包括:椅架;承托组件,其包括背垫、坐垫与脚垫,所述背垫、坐垫与脚垫由左至右依次排列;传动组件,其包括第一板架、第二板架、第三板架、第四板架与传动杆,所述第一板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背垫的底侧,所述第二板架与所述第三板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的底侧,所述第四板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脚垫的底侧,所述第三板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椅架上,所述第四板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板架上,所述第一板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架上,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板架上,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板架上,所述第一板架的旋转轴线、第四板架的旋转轴线、所述传动杆在所述第一板架上的旋转轴线、所述传动杆在所述第四板架上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动力组件,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具有第一固定端与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椅架上,所述第一活动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坐垫的底侧,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坐垫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板架与所述椅架的转动连接处的左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具有第二固定端与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架的底侧,所述第二活动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背垫的底侧,所述第一固定端的旋转轴线、第一活动端的旋转轴线、第二固定端的旋转轴线与第二活动端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板架、第二板架、第三板架与第四板架之间传动连接,形成一个四边形的四连杆传动机构,启动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二活动端沿直线的往复运动可带动背垫绕坐垫转动,第一板架通过传动杆的传动又可带动脚垫绕坐垫转动,具体的,背垫向上翻转时,脚垫则向下翻转,此时整体适用于使用者坐下,背垫向下翻转时,脚垫则向上翻转,背垫、坐垫与脚垫之间趋向同一水平面,此时整体适用于使用者平躺,如此可辅助使用者完成坐姿与卧姿的状态转换,启动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活动端沿直线的往复运动可带动第三板架绕椅架转动,当使用者需要站立时,利用第二活动端推动坐垫向上翻转,坐垫由水平状态逐渐翻转趋向竖直,使用者可轻松地坐立起来,当使用者需要坐下或平躺时,使用者只需要靠在坐垫上,利用第二活动端带动坐垫向下翻转,坐垫逐渐翻转至水平状态,使用者可倚靠坐垫轻松地坐下或平躺,因此,本发明可辅助使用者独自完成站姿、坐姿与卧姿的姿态转换,帮助行动不便者实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多个传动组件带动背垫、坐垫与脚垫活动,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在实际使用中,传动组件通常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架上转动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使用者使用时可将手搭在扶手上,提高使用体验,并且扶手可以转动,使用更加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