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7397.0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姜东风;蒋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45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烘半炒型 绿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鲜叶验收:挑选已舒展、完整的绿茶鲜叶;
(2)摊放:将挑选后的鲜叶摊放于萎凋槽中;
(3)杀青:将摊放萎凋后的鲜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
(4)静置回潮:将杀青后的鲜叶冷却后静置回潮;
(5)揉捻:使用揉茶机进行揉捻制备得到揉捻叶;
(6)初烘:将揉捻叶进行烘焙;
(7)静置回潮:将初烘后的茶叶冷却后进行静置回潮;
(8)做形:将静置回潮后的茶叶进行炒制做形;
(9)烘干:将炒制做形后的茶叶进行烘干,随后摊凉冷却;
(10)提香:将烘茶叶敞口静置后,再进行烘干,既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绿茶鲜叶中一芽二叶占比40-45wt%,一芽三叶占比55-60wt%,新梢长度为4-7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摊放厚度为10-15cm,环境温度为18-20℃,湿度为70-80%;摊放时间为5-6h,期间每隔1.5-2h轻翻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杀青温度为340-350℃,杀青叶在桶内温度为85-90℃,杀青时间为1.5-2min,杀青后鲜叶的含水量为55-57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静置回潮摊放厚度为50-55cm,回潮时间为2-2.5h;步骤(7)中静置回潮摊放厚度为20-30cm,回潮时间为5-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分级揉捻,一级:0-5N揉捻20-25min;二级:加压至20-25N揉捻5-10min,三级:加压至30-35N揉捻5-10min;四级:减压至10-15N揉捻10-15min;五级:减压至0-5N揉捻10-15min,揉捻时转速为35-4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10-115℃,时间为2-3min,初烘后茶叶水分为45-4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炒制做形分为炒小锅阶段和炒对锅阶段;
所述炒小锅阶段投叶量为8-10kg,炒锅温度为172-178℃,炒制时间为30-35min,炒制完成后茶叶含水量为30-33wt%;
所述炒对锅阶段为将两锅炒小锅阶段完成后的茶叶混合炒制,炒锅温度为165-175℃,炒制时间为1.3-1.5h,炒制完成后茶叶含水量为10-12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所述烘干温度为115-120℃,时间为4-5min,茶叶的含水量<6.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所述敞口静置时间为20-24h;烘干温度为115-120℃,时间为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未经上海市黄山茶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3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设备安全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工程用的塑料管多角度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