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脂混合非球面镜片新型镜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3734.9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欣 |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7/02;G02B1/14;G02B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球面 镜片 新型 镜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玻脂混合非球面镜片新型镜头,包括镜头主体,所述镜头主体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相对位置且位于镜头主体外部设置有第四透镜,所述镜头主体右端部紧贴内壁设置有垫片,所述镜头主体的左端部两侧外围对称安装有固定脚;本发明能够生产不同规格的镜头,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采用透过红外高分子材料制备镜头,能够使得非球面镜头外直径更为精准,其次利用硬化剂对S3中的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进行硬化及表面光洁处理,能够大大增加镜头整体的硬度及光洁度,使其表面更为光滑,能够增加镜头整体的牢固性能,且整个流程自动化,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镜头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玻脂混合非球面镜片新型镜头。
背景技术
当今前沿的光学检测技术已可以支撑球面镜和平面镜加工实现亚纳米量级面形精度,相比之下,非球面镜面形高精度检测仍然比较困难复杂,用于非球面镜面形检测的零位补偿光学系统通常由几个球面透镜组成,需要标定和校正零位补偿镜每个光学元件的系统误差以提高非球面镜面形检测精度。
市场上的镜头不能生产不同规格的镜头,不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镜头的硬度及光洁度不足,镜头整体的牢固性不佳,不能够实现自动化,成产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玻脂混合非球面镜片新型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脂混合非球面镜片新型镜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镜头不能生产不同规格的镜头,不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镜头的硬度及光洁度不足,镜头整体的牢固性不佳,不能够实现自动化,成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脂混合非球面镜片新型镜头,包括镜头主体,所述镜头主体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相对位置且位于镜头主体外部设置有第四透镜,所述镜头主体右端部紧贴内壁设置有垫片,所述镜头主体的左端部两侧外围对称安装有固定脚。
作文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呈等距横向排列。
作文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镜头主体采用透过红外高分子材料切削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数控面板上按照所需加工的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曲线数据输入至数控机床内;
S2、采用透过红外高分子材料经数控机床按S1中要求的曲线数据将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加工成基本形状;
S3、利用抛光机对S2中的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四周表面的加工痕迹进行抛光;
S4、利用硬化剂对S3中的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进行硬化及表面光洁处理;
S5、利用烘干机对S4中的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进行烘干处理;
S6、利用组装机对S5中的非球面镜头主体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进行依次组装。
作文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所述透过红外高分子材料为PMMA,所述数控机床采用高性能的主轴伺服驱动和进给伺服驱动,且其转速为400r/min。
作文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3中所述抛光机的转速为600r/min,其中,所述非球面镜头主体1的抛光时间为25-30min,所述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 与第三透镜4的抛光时间为20-25min。
作文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4中所述硬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 75重量份结晶氯化镁、25重量份结晶氯化铝与0.5重量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欣,未经彭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3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