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设备及除胶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9684.7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简慧杰;周建根;夏正文;杨立建;吴胜强;苏诚;王宝顺;马世龙;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胶合 复合管 缝隙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设备及除胶工艺,包括设置于拱门型框架(3)上用于对复合管(4)内部结构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1)和用于除去所述复合管(4)环缝隙内残胶的除胶装置(2)、用于除去所述残胶灼烧产生气体的吹扫装置和除气抽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复合管(4)外部的冷却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框架(3)侧面的复合管传输定位装置(5)。本发明可以根据精确清理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管端环缝隙中的残胶的情况确定灼烧路径,使管端可以进行焊丝堆焊,保证了焊接区域的质量的同时保护了复合的其他部位不受损伤;对残胶高温灼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及时排出,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设备及除胶工艺。
背景技术
双金属胶合复合管是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衍生产品,其包括内部衬管和外部基管。其中所述衬管起承受腐蚀的作用,通常为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等耐蚀合金;所述基管用于保持复合管强度,通常为碳钢。所述的双金属胶合复合管一般用于油气的集输领域,适合在沙漠、海洋等环境中铺设。所述内部衬管和外部基管相接触的管层之间需填充用以改善复合管的抗塌陷性能并提高其使用安全性的高强粘合剂。
双金属复合管在现场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其管端进行堆焊处理。如申请号为CN2012100235.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对焊方法。该发明所述对焊方法,包括步骤:将加工后的两段双金属复合管分别连接电源两极,在双金属复合管的待焊接处的管内嵌套耐高温陶瓷环;利用闪光对焊原理使双金属复合管的耐腐蚀内层管逐渐熔化,随后双金属复合管的基管材料也开始熔融,同时通过耐高温陶瓷环上的通气孔向焊缝内注入高压惰性气体,将基管材料和耐腐蚀内层管的熔融物吹向双金属复合管外;当基管熔融的距离达到设计值后,停止注入高压惰性气体,再快速挤压两段双金属复合管,实现双金属复合管的对焊。该发明提供的对焊方法方便双金属复合管的现场对焊焊接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了焊接缺陷的产生,可用于腐蚀性石油天然气输送用双金属管的焊接。但是,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的内部衬管与外部基管管间的环缝隙处存在残胶,所述的残胶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受热会被灼烧碳化,最终导致堆焊处理的焊接质量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
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堆焊处理前,需对焊接位置处的环缝隙的残胶进行清除。现有技术中,清除残胶的工艺包括机械除胶工艺、氢氧焰灼烧工艺和离子束灼烧工艺。所述的机械除胶工艺主要采用车床、铣床或磨床等机械床来完成,但是由于机床的结构限制,采用机械除胶难以实现对管间环缝隙的残胶进行清除,即使可以清除,对管端的椭圆度和刀具要求也极高;此外,氢氧焰灼烧工艺和离子束灼烧工艺虽然能够清除部分残胶,但由于其热量大、热源不集中,会导致管内更深部位的残胶因热膨胀而流出,且会导致残胶发生部分热分解,影响双金属复合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可以快速、准确去除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的环缝隙夹层中的胶的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设备,包括设置于拱门型框架上用于对复合管内部结构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和用于除去所述复合管环缝隙内残胶的除胶装置、用于除去所述残胶灼烧产生气体的气体吹扫装置和除气抽风装置、 设置于所述复合管外部的冷却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框架侧面的复合管传输定位装置。
本发明为了去除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处的残胶,设置图像采集装置和除胶装置,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设置有照明部件,使其能够更好地对复合管内部构造进行拍摄及观察;所述的除胶装置采用激光除胶并且设置有可调倾角聚焦器,使得所述的除胶设备具有高聚能及焦距可调等优点,采用激光灼烧产生热量低于氢氧焰和离子束,可以有效避免更深部位的胶流出能够较为方便的控制灼烧深度;可以在保护复合管的性能不受影响的同时将残胶去除,为管端的堆焊处理提供合适的施工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9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获取电梯内目标对象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鹅颈槽自动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