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设备及除胶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9684.7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简慧杰;周建根;夏正文;杨立建;吴胜强;苏诚;王宝顺;马世龙;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胶合 复合管 缝隙 设备 工艺 | ||
1.一种采用除胶设备的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导轨(51)将复合管(4)移动至框架(3)一侧,由夹持旋转装置对所述复合管(4)的管端进行夹持固定;
S2:由第一定位装置(13)将图像采集装置(1)移动至所述复合管(4)管端,使所述的夹持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复合管(4)进行旋转,使图像采集装置(1)对所述复合管(4)环缝隙的一周处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残胶在所述的复合管(4)环缝隙的分布图像信息;
S3:由步骤S2中得到的残胶分布图像信息确定激光灼烧的初步灼烧路径,再由所述夹持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复合管(4)进行旋转,参照所述的初步灼烧路径,利用可调倾角聚焦器(22)调整激光发生器(21)的激光入射角度,对所述的灼烧路径进行激光定点标记;
S4:采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对步骤S3得到的激光定点标记进行核实和修正,确定最终灼烧路径;
S5:移动除胶装置(2),使得激光发射器(21)沿最终灼烧路径进行激光灼烧除胶,同时打开外部冷却装置防止复合管过热,并打开吹扫装置和抽气除风装置,将残胶灼烧产生气体抽离;再使胶合复合管与夹持装置分离,并通过导轨(51)将所述复合管(4)导离;
所述除胶装置(2)包括设置于拱门型框架(3)上用于对复合管(4)内部结构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1)和用于除去所述复合管(4)环缝隙内残胶的除胶装置(2)、用于除去所述残胶灼烧产生气体的吹扫装置和除气抽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复合管(4)外部的冷却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框架(3)侧面的复合管传输定位装置(5);
所述的传输定位装置(5)包括用于传输复合管的导轨(51)和用于对所述复合管(4)端口进行夹持并带动所述复合管(4)转动的夹持旋转装置,所述的夹持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51)靠近所述框架(3)的一端;
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1)包括用于探明所述复合管(4)环缝隙内残胶分布的一或多个相机(11)、用于照亮拍摄环境的环状的照明部件(12)和设置于所述框架(3)上用于带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移动的第一定位装置(13);
所述的除胶装置(2)包括激光发射器(21)、用于调节所述激光发射器(21)的激光入射角度的可调倾角聚焦器(22)和设置于所述框架(3)上用于带动所述除胶装置(2)移动的第二定位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激光发射器(21)进行激光灼烧的作用宽度为0.1~3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胶合复合管环缝隙除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胶装置(2)、图像采集装置(1)和传输定位装置(5)设置于所述框架(3)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96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获取电梯内目标对象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鹅颈槽自动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