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8049.7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2;B25J19/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高春涛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交通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 ||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轨道(1):铺设在铁路轨道(a)的一侧,间隔数公里具有弯折段(11);充电装置(2):为机器人车体(3)提供能源,充电装置(2)设置在弯折段(11)外侧;
机器人车体(3):固定在行走轨道(1)上,沿行走轨道(1)运行,用于承载巡检装置(4)、垃圾清理装置(5)、驱鸟装置(6)和控制器(7);还设有驱动装置(31)和储能装置(32); 驱动装置(31)用于驱动机器人车体(3)运行,储能装置(32)与充电装置(2)配合充电;
巡检装置(4):包括连接在机器人车体(3)上并且可在水平面摆动的第一支撑架(41)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架(41)上的金属探伤仪和信息采集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工业相机、照明灯和测距装置,信息采集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41)的前端,提前对铁路轨道(a)进行拍摄或录像,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控制器(7),由控制器(7)进行图像的处理,可识别图像中的大型垃圾和金属垃圾,检测铁路轨道(a)是否正常;金属探伤仪检测轨道内部损伤;
所述机器人车体(3)包括车架,车架下端设有与行走轨道(1)配合的贯穿滑槽(35),车架的前端为安装驱动装置(31)、储能装置(32)和控制器(7)的壳体(30),壳体(30)对应充电孔的位置设有通孔(34);
在所述车架靠近铁路轨道(a)的一侧设有使第一支撑架(41)摆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嵌入安装在车架上前后贯穿的滑轨(331),滑轨(331)的靠近壳体(30)的一端设有液压伸缩杆(332),液压伸缩杆(332)端头设有滑块(333),滑块(333)设置在滑轨(331)内,滑块(333)上铰接有连杆(334),第一支撑架(41)铰接在滑轨(331)上,连杆(334)与第一支撑架(41)连接;滑块(333)、连杆(334)和第一支撑架(41)组成连杆机构,带动第一支撑架(41)摆动;液压伸缩杆(332)与储能装置(32)和控制器(7)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41)上设有对称的电动伸缩杆(421),电动伸缩杆(421)的位置与步进电机直线导轨滑台(53)的位置错开,两个电动伸缩杆(421)之间的距离为铁路轨道(a)的宽度,电动伸缩杆(421)的端头设有U型卡槽(422),U型卡槽(422)宽度略大于铁路轨道(a)两侧轨道截面宽度,金属探伤仪的探头设置在U型卡槽(422)内,电动伸缩杆(421)与储能装置(32)和控制器(7)连接,电动伸缩杆(421)可带动U型卡槽(422)的升降,下降后可将U型卡槽(422)卡入轨道,对轨道进行探伤检测;
垃圾清理装置(5):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架(41)上的可移动的机械臂(51)和设置在机械臂(51)端部的机械手(52);机械臂(51)与信息采集装置配合,用于拾取铁路轨道(a)上的金属垃圾和大型普通垃圾;
驱鸟装置(6):包括设置在机器人车体(3)上部可伸缩的第二支撑架(61)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1)上驱鸟器(62),驱鸟器(62)上安装有高清360度旋转摄像头;用于驱走接触网上的鸟类,并实时进行拍摄,将拍照信息收集后经过控制器(7)传送给控制中心;
控制器(7):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器人车体(3)上,控制器(7)内设有第二定位装置和无线通讯模块,与充电装置(2)、巡检装置(4)、垃圾清理装置(5)和驱鸟装置(6)连接,收集实时状态数据,用于将所述实时状态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结果,用于将所述对比结果传送至站台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站台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传送的更新数据、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段(11)为平滑的弧形线行走轨道(1),与前后端的行走轨道(1)平滑过渡,在弯折段(11)的行走轨道(1)上设有定位装置(12)和接触开关(13),远离铁路轨道(a);定位装置(12)和接触开关(13)与充电装置(2)连接,还包括单片机(14)和无线信号传送器(15),定位装置(12)和接触开关(13)与单片机(14)连接,向单片机(14)传送信号,单片机(14)与无线信号传送器(15)连接,通过无线信号传送器(15)向控制器(7)发送信号;所述充电装置(2)为自动充电桩,对应的储能装置(32)上设有充电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80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