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社区的数据共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6391.3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2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麦雪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瑞(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G06K9/00;G06N3/04;G06Q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社区 数据 共享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慧社区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通过闸机设备获取人脸数据;对所述人脸进行识别,当识别出所述人脸数据不在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白名单内时,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对人脸对应的用户进行陌生人信息登记;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设置电子围栏,并且通过设置在社区内的多个监控设备对所述用户的移动轨迹进行追踪;当所述用户的移动轨迹超过所述电子围栏的范围时,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共享至所述物业人员手持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社区的数据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但是在目前的智慧社区中,社区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导致智慧社区建设中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社区的数据共享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智慧社区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社区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通过闸机设备获取人脸数据;
对所述人脸进行识别,当识别出所述人脸数据不在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白名单内时,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对人脸对应的用户进行陌生人信息登记;
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设置电子围栏,并且通过设置在社区内的多个监控设备对所述用户的移动轨迹进行追踪;
当所述用户的移动轨迹超过所述电子围栏的范围时,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共享至所述物业人员手持终端。
可选地,在所述社区运营中心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的定位信息共享至所述物业人员手持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持续对所述用户进行轨迹追踪;
预测出所述用户即将靠近所述社区的涉密地段范围,生成预警消息,并发送至离所述涉密地段最近的物业终端,以便进行人工劝阻。
可选地,所述预测出所述用户即将靠近所述社区的涉密地段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行走路线、方向及速度;
将所述用户的移动轨迹在地图上进行标识;
根据当前用户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在所述地图上模拟出一条所述用户的预测路线图,并基于所述预测路线图,开启所述预测路线监控范围内的监控设备,对所述用户进行轨迹追踪;
确定所述用户在下一时间段的预测路线到达所述涉密地段的范围。
可选地,若所述用户携带有准入证明,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准入证明,生成所述用户的预期移动轨迹,所述准入证明包含小区内住户的具体地址;
对所述用户进行轨迹追踪,若所述用户的实际轨迹与预期移动轨迹差距大于预设阈值,生成预警提示,并将所述预警提示消息发送至距离所述用户最近的物业人员手持终端上。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人脸进行识别,包括:
将人脸图片进行灰度化,并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进行人脸轮廓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瑞(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乔瑞(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6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