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基氰化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35785.7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 |
| 主分类号: | C07C255/50 | 分类号: | C07C255/50;C07C253/14;B01J31/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祁文鹏 |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物 合成 方法 | ||
一种芳基氰化物的合成方法,其路线如下:以卤素取代的苯为原料,以铁氰化钾为氰源,甲苯为溶剂,碳酸钠为碱,四丁基溴化铵为助剂,在负载型钌催化剂的催化下,于110℃下反应生成苯氰类化合物。所述负载型钌催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1)[Ru(C7H3O4N)2Cl4]的合成;2)[Ru(C6H3O2N)2Cl4]@ZIF‑8的合成;3)负载型钌催化剂Ru/D‑ZIF‑PC的制备。本发明的一种芳基氰化物的合成方法,以负载型钌催化剂Ru/D‑ZIF‑PC为催化剂,能够使反应温度有效降低至110℃,而产率保持不变,并且负载型钌催化剂价格比钯催化剂更为廉价,也很容易能够制备得到,并且该催化体系能够循环6次催化效果才明显下降,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化工产品的合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基氰化物的合成 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制备芳腈的方法有三种主要的方法:Rosenmund-von Braun法、Sandmeyer法和工业氨氧化法(如式1所示)。Rosenmund-von Braun法和 Sandmeyer法分别用卤代芳烃和芳基重氮盐为底物与化学计量的CuCN在高温 (150-25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工业氨氧化法是采用非均相固定床催化剂、 300-550℃条件下甲苯衍生物与氧和氨反应。氨氧化法由于是在高温、高压和远 远过量的氨条件下进行,导致该方法局限于用以非功能化的底物生产简单芳腈, 比如苯甲腈和氯代苯甲腈等。
2007年,Polshettiwar等报道了二氧化硅负载吡啶钯催化剂催化碘代芳烃氰 化反应(如式II所示)。该催化体系无法对溴代芳烃和氯代芳烃实现氰化反应。 该催化体系对碘苯进行4次循环催化,产率由81%下降到32%。
2016年,Zhu等报道了无水K4[Fe(CN)6]作为氰源,DMAC为溶剂, Na2CO3为碱,Pd/C催化卤代芳烃氰化反应(如式III所示)。此催化体系对碘 代芳烃和缺电子溴代芳烃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反应2h,产率达到80%-95%, 但是对富电子溴代芳烃效果很差,对溴苯甲醚反应21h,产率仅为8%。此体系 考察了β-溴萘的循环催化,发现能够循环催化三次,但产率下降明显,由95% 降低到85%。然而,反应体系存在使用高沸点溶剂DMAC,严格无水,高温(140℃) 等缺点。
以上的芳基氰化物的合成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均以贵金属钯为催化剂,并且催 化体系容易失活,反应温度高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基氰化物的合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芳基氰化物的合成方法,其路线如下所示:
以卤素取代的苯为原料,以铁氰化钾为氰源,甲苯为溶剂,碳酸钠为碱,四 丁基溴化铵为助剂,在负载型钌催化剂的催化下,于110℃下反应生成苯氰类化 合物。
所述负载型钌催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未经陈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进行扫描的安检设备
- 下一篇:一种对不同身高的残疾人安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