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5398.3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祥;龙进霞;陈佳怡;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乌贼 滞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吸引乌贼滞留,以提高亲乌贼产卵的概率;而且能够在不影响乌贼产卵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大量的乌贼卵堆叠在一起,而导致大量被包在中间的乌贼卵发育迟缓甚至腐烂死亡的问题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它包括网笼,网笼内设有将网笼的内腔分隔成左腔体与右腔体的竖向隔板,网笼的侧壁设有若干与左腔体相连通的侧壁乌贼过口,竖向隔板的顶边与网笼的内顶面之间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支撑轴杆;若干自调节式附卵机构,自调节式附卵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轴杆上的上导轮、挂置在上导轮上的乌贼附卵绳及若干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右腔体内的自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贼产卵附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
背景技术
乌贼产卵需要将卵产在附着物上,且对附着物的要求较高,通常选择在固着较牢固,表面较光滑。在产卵场海域,由于乌贼的主要产卵附着物柳珊瑚数量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亲乌贼产卵的需要,导致很多受精卵附着在一些柔嫩的枝条状海藻上,附着在海藻上的乌贼受精卵遇到水流冲击则容易脱落,甚至串脱落,而乌贼受精卵一旦脱落沉入海底淤泥中,将导致乌贼受精卵死亡,严重降低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因此,在加强增殖放流工作的同时,必须同步开展产卵附着物的修复。
为此,大量的人工附卵基被应用,以此来增加乌贼产卵的附着物,但发明人在长期工作调研中发现,乌贼产卵时的每串卵的数量极多,人工附卵基上的每串卵可达500粒以上,多的甚至可以达到几千粒,数量极多的乌贼卵串往往会出现大量的乌贼卵堆叠在一起,导致大量被包在中间的乌贼卵发育迟缓甚至腐烂死亡,使孵化率严重降低的问题,给自然海区乌贼资源的繁衍造成了严重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发明人对乌贼人工附卵基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352881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用于人工诱导乌贼产卵的装置,该申请案通过扰挡杆来驱赶亲乌贼的方式,来控制乌贼卵的每串卵的数量,以避免大量的乌贼卵堆叠在一起,如此,不仅会使处于产卵中的亲乌贼受惊,而影响亲乌贼的产卵效率;而且亲乌贼需要不断的更换产卵场地(一般一个亲乌贼的产卵量都达到几千个),将影响亲乌贼的产卵效率;另一方面,还将极大的降低每串卵的数量,使得人工附卵基的数量需求急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吸引乌贼滞留,以提高亲乌贼产卵的概率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影响乌贼产卵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大量的乌贼卵堆叠在一起,而导致大量被包在中间的乌贼卵发育迟缓甚至腐烂死亡,严重降低孵化成活率的问题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包括:网笼,网笼通过网笼的底面支撑于海底,网笼内设有将网笼的内腔分隔成左腔体与右腔体的竖向隔板,所述网笼的侧壁设有若干与左腔体相连通的侧壁乌贼过口,所述竖向隔板的顶边与网笼的内顶面之间设有连通左腔体与右腔体的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支撑轴杆;若干自调节式附卵机构,各自调节式附卵机构沿支撑轴杆依次分布,所述自调节式附卵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轴杆上的上导轮、挂置在上导轮上的乌贼附卵绳及若干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右腔体内的自调节装置,所述乌贼附卵绳包括两段位于上导轮相对两侧的竖向附卵绳,其中一段竖向附卵绳位于左腔体内,另一段竖向附卵绳位于右腔体内;所述自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右腔体的内壁上的支撑套、支撑在支撑套上的配重块、贯穿配重块上下表面的穿绳孔及固定在位于右腔体内的竖向附卵绳上的支撑挡块,位于右腔体内的竖向附卵绳穿过所述穿绳孔,所述支撑挡块位于配重块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自调节装置中,支撑挡块与配重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