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5398.3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祥;龙进霞;陈佳怡;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乌贼 滞留 装置 | ||
1.一种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网笼,网笼通过网笼的底面支撑于海底,网笼内设有将网笼的内腔分隔成左腔体与右腔体的竖向隔板,所述网笼的侧壁设有若干与左腔体相连通的侧壁乌贼过口,所述竖向隔板的顶边与网笼的内顶面之间设有连通左腔体与右腔体的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支撑轴杆;
若干自调节式附卵机构,各自调节式附卵机构沿支撑轴杆依次分布,所述自调节式附卵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撑轴杆上的上导轮、挂置在上导轮上的乌贼附卵绳及若干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右腔体内的自调节装置,所述乌贼附卵绳包括两段位于上导轮相对两侧的竖向附卵绳,其中一段竖向附卵绳位于左腔体内,另一段竖向附卵绳位于右腔体内;
所述自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右腔体的内壁上的支撑套、支撑在支撑套上的配重块、贯穿配重块上下表面的穿绳孔及固定在位于右腔体内的竖向附卵绳上的支撑挡块,位于右腔体内的竖向附卵绳穿过所述穿绳孔,所述支撑挡块位于配重块的下方;
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自调节装置中,支撑挡块与配重块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右腔体的上部的限位套及固定在位于右腔体内的竖向附卵绳上的限位挡块,所述限位套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右腔体的内壁上,限位套位于各自调节装置的上方,所述限位挡块位于限位套的上方,且限位挡块支撑于限位套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自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在位于左腔体内的竖向附卵绳的下端的配重球,同一自调节装置中,配重球的重量小于限位挡块与各支撑挡块的重量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的外侧面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配重块插设在对应的支撑套内,配重块通过环形限位块支撑在支撑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套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竖向隔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竖向隔板为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导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轴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吸引乌贼滞留的附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网笼的顶面设有与左腔体相连通的顶面乌贼过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3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