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辆的通信架构及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4951.1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谢盛;陈建清;牛高产;徐研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高莹;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车辆 通信 架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通信架构及电动车辆,包括:电动车辆的状态分为空闲模式和运行模式,空闲模式时,电动车辆处于停车状态;运行模式时,电动车辆处于运行状态;电动车辆采用CAN通信,电动车辆的控制,包括:整车控制器控制部分和调试端控制部分;整车控制器控制部分,用于对电动车辆的各个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和监测;调试端控制部分,用于对电动车辆的各个控制单元进行调试控制和监测;在空闲模式时,通过调试终端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调试控制和监测;在运行模式时,通过调试监测程序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监测;调试端的CAN通信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待机状态;调试端的CAN通信状态根据电动车辆所处状态确定。本发明方案能降低CAN总线负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通信架构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领域,由于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安装有大量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器件,如:高压动力电池、大功率IGBT、继电器、DCDC等设备,因此会对自身控制单元的弱电信号产生严重干扰,所以要求各种控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比较复杂,不同控制系统单元之间数据信息交互繁多,对于动力控制单元还要求数据信息交互具备很高的实时性,所以电动汽车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均是比较高的,基于此要求,CAN总线通信方式成为电动汽车数据通讯的不二之选。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二线或者三线的CAN总线网络,但随着同一总线上不同节点的增加导致CAN总线负载率不断提升,CAN总线上数据也因此容易发生丢失或者出现错误帧导致CAN总线通信故障,影响车辆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通信架构及电动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AN总线负载率高容易导致总线通信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的通信架构,包括:所述电动车辆的运行模式分为空闲模式和运行模式,其中,空闲模式时,所述电动车辆处于停车状态;运行模式时,所述电动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所述电动车辆采用CAN总线通信,所述电动车辆的控制,包括:整车控制器控制部分和调试端控制部分;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部分,用于对所述电动车辆的各个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和监测;所述调试端控制部分,用于在空闲模式时,通过调试终端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调试控制和监测;在运行模式时,通过调试监测程序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监测;所述调试端的CAN通信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待机状态;所述调试端的CAN通信状态根据所述电动车辆所处于的运行模式确定。
可选地,在空闲模式时,所述调试端调试控制部分和监测部分的CAN通信处于运行状态;在运行模式时,所述调试端调试控制部分的CAN通信处于待机状态,所述调试端监测部分的CAN通信处于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空闲模式,包括:正常停车模式和故障停车模式;和/或,所述运行模式,包括:蠕动模式、恒扭矩模式和/或恒功率模式。
可选地,所述调试端控制,在空闲模式时,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调试控制,包括:运行调试控制、IIC总线控制和/或升级控制;和/或,所述调试端控制,在空闲模式时,对各个控制单元进行监测,包括:运行监测和/或IIC总线监测。
可选地,所述CAN总线针对所述调试端仅设置一个接收邮箱和一个发送邮箱;所述CAN总线使用预设的通信速率与所述调试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CAN总线针对所述调试端的收发邮箱的优先级低于针对整车控制器的收发邮箱的优先级;当所述调试端实现监测功能时,当所述调试端需要接收数据时,使所述调试端的CAN通信处于运行状态,所述调试端接收完数据后,使所述调试端的CAN通信处于待机状态;当所述调试端实现调试控制功能时,若所述电动车辆处于空闲模式,则使所述调试端的CAN通信处于运行状态,若所述电动车辆处于运行模式,则使所述调试端的CAN通信处于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电动车辆的控制单元采用只具有一路CAN外设模块的主控芯片。
可选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DSP28035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4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包装备料装置及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用的快速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