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4490.8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仇中选;吕海金;左常江;赵美法;梁利花;辛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13/00 | 分类号: | C07C213/00;C07C215/60;C07C213/02;C07C217/70;C07C37/20;C07C39/367;C07C41/16;C07C43/225;C07C41/30;C07C43/215;C07C41/26;C07C4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郝晓霞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丁胺醇 二聚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对卤苯酚和第一甲醛溶液加热回流反应,加入第二甲醛溶液,得中间体I;将中间体I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氢化钠,搅拌均匀后,加入卤化苄,得中间体II;将中间体II、乙烯基三氟硼酸钾、第一钯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回流反应,得中间体III;将中间体III溶于溶剂中,加入N‑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后,得中间体IV;将中间体IV、叔丁胺溶于叔丁醇中,反应后得中间体V;将中间体V与第二钯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沙丁胺醇二聚体;本发明的一种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简洁;避免了具有高腐蚀性、恶臭味及剧毒化学品的使用;沙丁胺醇二聚体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 sulfate),化学名为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胺基)乙醇硫酸盐,分子式为C13H23NO7S,分子量为337.39,结构式如下:
硫酸沙丁胺醇是一种作用被广泛证实的β2受体激动剂,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激动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对支气管平滑肌中β2受体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作用,适应症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疾病。该药物以其良好的药效,成为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首选药物。
药物中的杂质与药品的安全性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关系,通常药物中的杂质大多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有的甚至与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效能,严重的可能产生毒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对硫酸沙丁胺醇进行质量研究,非常有必要合成相应的杂质标准品,将其用于硫酸沙丁胺醇生产中杂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欧洲药典9.0版硫酸沙丁胺醇质量标准中明确了沙丁胺醇二聚体为杂质N,结构式如下所示:
现有技术中,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合成方法鲜有报道,并且现有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冗长,需要用到浓硫酸、吡啶、三丁基乙烯基锡、肼等强腐蚀性或剧毒性的反应原料,且沙丁胺醇二聚体的收率非常低,严重限制了对沙丁胺醇二聚体杂质的研究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沙丁胺醇二聚体合成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原料无污染、合成步骤简洁、产物收率高的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沙丁胺醇二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对卤苯酚和第一甲醛溶液于搅拌条件下加热回流反应,后加入第二甲醛溶液,经后处理得中间体I;
S2、将中间体I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氢化钠,搅拌均匀后,加入卤化苄,经后处理得中间体II;
S3、将中间体II、乙烯基三氟硼酸钾、第一钯催化剂混合后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回流反应,经后处理得中间体III;
S4、将中间体III溶于溶剂中,加入N-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后,经后处理得中间体IV;
S5、将中间体IV、叔丁胺溶于叔丁醇中,反应后,经后处理得中间体V;
S6、将中间体V与第二钯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反应后经后处理制得沙丁胺醇二聚体,结构式如下: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卤苯酚和第一甲醛溶液于搅拌条件下加热回流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9~12后向其中加入第二甲醛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调节pH=8~9后经后处理得中间体I,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4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空气含湿差浓缩结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冷系统气密性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