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吸具分腔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32511.2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莫叠忠;李强;滕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吸具分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吸具分腔装置及方法,属于海绵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总气道腔体,所述总气道腔体底部设有多个小腔体,所述小腔体通过吸气口与总气道腔体相连通,所述小腔体底部安装有用于吸住被吸物的吸具,所述吸气口上方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阀门,所述阀门上端与固定安装在总气道腔体上的伸缩机构相连,所述总气道腔体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抽真空设备相连;本发明采用分腔方式,吸取灵活快速;腔体之间距离小,可以兼容更多被吸取物规格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绵吸具分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常用的海绵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另外,也有由海绵动物制成的天然海绵,大多数天然海绵用于身体清洁或绘画。另外,还有三类其他材料制成的合成海绵,分别为低密度聚醚(不吸水海绵)、聚乙烯醇(高吸水材料,无明显气孔)和聚酯。
海绵在生产时需要进行转移,目前主要通过通过机械手或吸盘等方式,取放时不灵活,而且不能适用不通过规格尺寸,因此需要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吸具分腔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吸具分腔装置,包括总气道腔体,所述总气道腔体底部设有多个小腔体,所述小腔体通过吸气口与总气道腔体相连通,所述小腔体底部安装有用于吸住被吸物的吸具,所述吸气口上方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阀门,所述阀门上端与固定安装在总气道腔体上的伸缩机构相连,所述总气道腔体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抽真空设备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吸具包括第一吸块和第二吸块,所述第二吸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吸块内,所述第一吸块底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吸孔,所述第二吸块底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吸孔,所述第一吸孔和第二吸孔通过控制机构与小腔体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一端与小腔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吸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一端与小腔体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吸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固定安装在第一吸块内,所述第二通气孔一端与小腔体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二吸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一端设置在第二吸块内,另一端贯穿第一吸块。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孔和第二吸孔均为变径孔,所述第一吸孔和第二吸孔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大。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吸块底部安装有卸料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卸料机构包括顶块,所述第二吸块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与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顶块固定连接,所述顶块设置在限位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槽均匀分布在第二吸块四周。
一种海绵吸具分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被吸物的位置及数量,控制与其不对应的阀门关闭;
步骤二、通过与出气口连接的抽真空设备对总气道腔体进行抽真空,使真空相应进入与被吸物相对应的小腔体内,从而将被吸物吸住;
步骤三、待被吸物需要放下时通过抽真空设备使得总气道腔体内恢复常压,从而将被吸物放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分腔方式,吸取灵活快速;
2、小腔体之间距离小,可以兼容更多被吸取物规格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盛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2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