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平衡悬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31294.5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亮;吴强;刘夫云;杨运泽;伍建伟;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G11/04 | 分类号: | B60G11/04;B60G11/113;B60G21/05;B60G21/04;B60G7/00;F16F1/26 |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张学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平衡 悬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平衡悬架,平衡悬架安装于汽车车架之间,平衡悬架包括平衡轴支架、推力杆件、横梁和板簧,平衡轴支架与板簧螺纹连接,推力杆件分别与横梁和车架连接,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板簧固定连接,板簧与平衡轴支架螺纹连接,平衡轴支架包括两组平衡轴座、连接板和平衡轴,平衡轴连接两组平衡轴座,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汽车平衡悬架的结构进行改进,让平衡轴的凸起段与连接段形成一定夹角,从而有效提高平衡悬架各部件的应力,以满足高强度工作环境需要,又对平衡轴座的结构进行改进,对车架支撑座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少平衡轴座的重量,从而达到提升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平衡悬架。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随着整车企业对轻量化、舒适性、操控平顺性的日益重视,汽车悬架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大规模技术升级。空气悬架、橡胶悬架、少片簧等轻量化产品,在客车、重卡等领域有大批量普及应用趋势。从车辆的整体技术开发角度看,悬架技术直接关系车辆的安全、操控、舒适、轻量化等性能,是整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客车、卡车企业的新车型上采用了两片簧、橡胶悬架等。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汽车特别是重型载货汽车通过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逐步提高。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因其成本低、结构简单和易于维修保养等优点而被普遍采用。平衡悬架系统各组成零部件的结构安全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
但随着建筑工程、工矿运载量的增加和使用路况的复杂,现阶段的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性能不足,导致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较差,迫切的需要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现阶段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性能不足,导致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平衡悬架。
一种汽车平衡悬架,平衡悬架安装于汽车车架之间,平衡悬架包括平衡轴支架、推力杆件、横梁和板簧,所述平衡轴支架位于所述板簧的下侧,并与所述板簧螺纹连接,所述推力杆件分别与所述横梁和车架连接,所述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板簧固定连接,所述板簧位于所述平衡轴支架的上侧,并与所述平衡轴支架螺纹连接,所述平衡轴支架包括两组平衡轴座、连接板和平衡轴,所述平衡轴连接两组所述平衡轴座,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平衡轴座的下侧,并与所述平衡轴座螺纹连接;
每组所述平衡轴座均包括设有平衡轴孔的车架支撑座、增强板和设有螺纹孔的底部支撑,所述车架支撑座通过所述平衡轴支架连接,所述增强板沿竖直方向环绕设置于所述平衡轴支架的外周侧,所述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的下侧;
所述平衡轴包括连接段和凸起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凸起段的两侧,并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平衡轴孔相契合,所述凸起段与所述连接段一体成型,并与所述车架支撑座的中心轴线形成30~45°夹角。
其中,所述推力杆件包括上推力杆、下推力杆和推力杆件座,所述上推力杆位于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所述下推力杆与所述平衡轴座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力杆件座位于所述上推力杆座相对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并分别与所述上推力杆和车架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上推力杆为V型推力杆件,包括具有与车架双桥连接的支撑轴的杆头、杆体、聚氨酯弹性体和连接头,所述杆头通过所述杆体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位于所述杆头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下推力杆包括下杆体和位于所述下杆体两侧的顶部接头,所述顶部接头与所述底部支撑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的两侧。
其中,所述横梁包括杆体支撑底座、设有连接孔的连接梁和支撑筋,所述杆体支撑底座位于所述支撑筋两侧,并与所述上推力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梁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车架,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连接梁内部,并环绕所述连接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游泳池智能救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暖铺设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