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浆中脂溶性维生素高通量检测前处理方法、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29477.3 申请日: 2020-09-07
公开(公告)号: CN112067388A 公开(公告)日: 2020-12-11
发明(设计)人: 刘栋然;尚春庆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英芮诚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28 分类号: G01N1/28;G01N30/08;G01N30/88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代理人: 孔凡玲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浆 中脂溶性 维生素 通量 检测 处理 方法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血浆中脂溶性维生素高通量检测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处理血浆样本与内标液混匀后超声振荡孵育;S2、加入提取试剂,沉淀蛋白及大分子碳氢化合物;S3、加入第一磁珠悬浮液,超声振荡,第一磁珠分别与蛋白沉淀、大分子碳氢化合物沉淀、磷脂结合,磁分离,保留液体;S4、氮吹浓缩,加入有机溶剂复溶,用以检测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试剂盒。本发明的检测前处理方法利用磁珠法去除血浆中蛋白、大分子碳氢化合物、磷脂,无需离心或过滤,可实现高通量操作。本发明的试剂盒操作简便,磁珠具有磁分离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从溶液中迅速分离出来,配合自动化仪器,可实现高通量操作,提高提取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浆中脂溶性维生素提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血浆中脂溶性维生素高通量检测前处理方法、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维生素(vitamin)是一类人和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直接或间接从食物中摄取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谷类、果蔬、肉禽及蛋类等动植物细胞中,在人体生长、代谢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这类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目前,根据维生素溶解性差异,分为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WSVs)和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FSVs)。WSVs通常指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的一类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FSVs是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非极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及氯仿等)的一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FSVs中,维生素A可增强视网膜感光力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导致称为夜盲症;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主要参与钙、磷代谢,缺乏时,钙、磷吸收减少,表现为低钙血症,低磷血症,可出现手足抽搐和惊厥等;使成骨过程受阻,甚至骨盐再溶解,儿童引起佝偻病,成年人引起骨软化症;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以及对机体生物膜的损害,有抗衰老、抗癌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维生素K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四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促进血液凝固,缺乏时会出现血凝缓慢,甚至可导致大出血。

目前,在提取血浆脂溶性维生素时,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液-液萃取)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待分析组分与生物样品中的干扰杂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提取并纯化样品。液-液萃取技术操作简单,缺点为需要在EP管中操作,需要大量的高速涡旋振荡并配合离心工作,导致操作时间随之增加并且需要大量人工,不适合大规模高通量脂溶性维生素提取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浆中脂溶性维生素高通量检测前处理方法,利用磁珠法去除血浆中蛋白、大分子碳氢化合物、磷脂,无需离心或过滤,实现高通量检测前处理。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浆中脂溶性维生素高通量检测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处理血浆样本与内标液混匀后超声振荡孵育;

S2、向步骤S1处理后样品中加入提取试剂,混匀后超声振荡孵育,沉淀蛋白及大分子碳氢化合物;

S3、向步骤S2处理后样品中加入第一磁珠悬浮液,超声振荡,第一磁珠分别与蛋白沉淀、大分子碳氢化合物沉淀、磷脂结合,磁分离去除第一磁珠-蛋白复合物、第一磁珠-大分子碳氢化合物复合物、第一磁珠-磷脂复合,保留液体;

S4、步骤S3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氮吹浓缩,加入有机溶剂复溶,用以检测分析;

其中,内标液指待测脂溶性维生素的同位素内标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芮诚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芮诚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