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29241.X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中;李晓峰;陈鸣;游川;彭成明;枚龙;肖洒;沈俊成;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架梁 工艺 设计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搭设栈桥,施工主桥墩基础、承台,施工主塔的下塔柱、辅助墩及交接墩墩身,施工临时锚碇桩基;
S2:施工主塔的中塔柱,完成下横梁施工,并进行用于抵抗桩基桩顶水平位移的土体加固施工、施工锚碇承台,再施工各临时墩,在锚跨范围内搭建临时墩锚跨支架,在主桥墩处搭建塔区支架,锚跨支架和塔区支架之间的边跨位置不搭设任何支架,并在锚跨支架和塔区支架上铺设滑移轨道;
S3:施工主塔的中塔柱及上横梁,在锚跨支架和塔区支架上,利用浮吊吊装钢梁节段,并通过滑移轨道的滑移分段拼装钢梁节段,并焊接为整体;
S4:完成塔柱及上横梁施工,安装塔顶门架,吊装鞍座,安装散索套基座,锚跨压重区灌注压重混凝土;
S5:施工临时猫道,安装用于将主缆轴力传递至临时锚碇的临时拉索,架设主缆,安装索夹及吊索,安装倒提升装置;
S6:通过驳船运送钢梁节段,通过倒提升装置将除主塔两侧的钢梁节段外的各钢梁节段吊装至安装位置,安装吊索紧固螺母,并通过临时连接固定钢梁节段,同步张拉临时拉索;
S7:由跨中依次向两边通过倒提升装置安装除主塔两侧的钢梁节段外的各钢梁节段,同时分步顶推鞍座,同步张拉临时拉索;
S8:焊接各钢梁节段,安装主塔两侧的钢梁节段合拢段,拆除塔顶门架,施工塔顶鞍室及装饰段;
S9:拆除临时墩以及锚跨支架和塔区支架临时结构,分步拆除临时拉索,调整吊索索力至设计值;
S10:施工临时锚碇位置墩柱盖梁,进行桥面附属以及主缆附属设施施工;
S11:吊索索力微调,索夹紧固,主缆缠丝,进行临时锚碇位置小箱梁架设,拆除猫道,拆除电梯,拆除塔吊;
S12:拆除栈桥,进行成桥动载试验,通车运营;
所述步骤S3中,滑移分段拼装钢梁节段的具体过程如下:
S31:在锚跨支架的滑移轨道上安装滑移小车和顶推设备,浮吊将第一钢梁节段吊装至滑移轨道的滑移小车上,顶推设备通过同步控制系统顶推第一钢梁节段至设计位置;
S32:第一钢梁节段顶推到位后,拆除第一钢梁节段处的顶推设备;
S33:第一钢梁节段安装调位千斤顶,调整梁段线形,并通过临时支撑固定位置,退出滑移小车;
S34:浮吊将第二钢梁节段吊装至滑移轨道的滑移小车上,顶推设备顶推第二钢梁节段至设计位置;
S35:重复上述步骤S32和S33,直至锚跨支架上的所有的钢梁节段安装到位;
S36:对各钢梁节段进行环缝焊接;
S37:转运滑移小车和顶推设备至塔区支架上,根据上述步骤完成塔区支架上的各钢梁节段吊装及滑移拼装,并进行环缝焊接;
所述滑移轨道为一对钢轨,所述钢轨为多节钢轨单节依次拼装而成,所述钢轨单节由一对钢轨基础通过底边铰接而成,一对钢轨基础相对设置有一对贯通的连接通道,一对钢轨基础相连的部分在钢轨内表面卡合有橡胶垫,所述钢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锚跨支架上,所述滑移小车为一对运梁小车通过连接梁连接为一体并滑动配合于一对钢轨上,所述连接梁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梁,其下端紧贴锚跨支架,所述支撑梁位于连接梁上方的部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滑移分段拼装钢梁节段的具体过程中所述步骤S3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31:钢梁节段顶推到位后,前面的运梁小车位于钢梁节段前端所在的钢轨单节后方,调位千斤顶安装于运梁小车上,调整钢梁节段线形;
S332:将钢梁节段前端所在的一对钢轨单节从锚跨支架上拆除,每个钢轨单节对应的一对钢轨基础转动为呈八字形支撑于所述钢梁节段前端,此时橡胶垫错位滑动;
S333:将一对限位杆分别穿插于一对钢轨单节对应的一对连接通道内,将截面呈T型的支撑板支撑于橡胶垫上且所述支撑板的水平板支撑于一对钢轨基础上,所述支撑板的水平板和竖直板为铰接,以使得所述支撑板的水平板适应钢梁节段的线形或所述支撑板的水平板和竖直板为固定连接,根据钢梁节段的线形在支撑板上表面插入楔形块以适应钢梁节段的线形;
S334:一对限位杆与一对钢轨基础之间的空间内穿设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板的竖直板之间通过插入U型卡板卡合,完成钢轨单节的固定支撑;
S335:支撑梁调节伸缩长度支撑于所述钢梁节段和锚跨支架之间,所述钢梁节段的尾端也通过临时支撑进行支撑;
S336:运梁小车上的调位千斤顶回缩,将钢梁节段的受力转移至支撑板、支撑梁和临时支撑上;
S337:运梁小车向后退出,此时支撑梁跟随一起后退,至临时支撑时,支撑梁受力,拆除临时支撑并支撑于运梁小车前方的钢梁节段下方,继续后退运梁小车,直至让出下一对钢轨单节,调节支撑梁受力支撑,拆除临时支撑,重复步骤S332至S334,完成钢轨单节的固定支撑;
S338:继续回退运梁小车安装下一钢梁节段,重复上述步骤,完成钢梁节段的线形调整及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2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