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开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8457.4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左;吴郁华;王通;曾亮;易天宇;欧阳继平;毕海军;姜芳;刘昕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B7/18;E21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端 固定 水钻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开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包括定位结构、支撑结构、承接结构;支撑结构为伸缩式结构,横跨工作井,支撑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水钻的顶端安装在承接结构上,承接结构横跨各支撑结构,并与各支撑结构平面位置可调式连接,嵌入工作井内壁的定位结构安装在支撑结构上。还涉及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的应用方法、一种顶端固定水钻的开挖系统。本发明支撑牢固,拆装方便,属于基础施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开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地质条件均为岩石的顶管工作井开挖,采用的施工方式一般为爆破施工,这类施工方法,成本高,危险系数大,运输不便,同时在爆破过程当中,可能会对周边岩层稳定程度造成影响,破坏周边岩层的完整性;而采用风镐,人工掘岩的方法进行开挖,开挖速度缓慢,成本较高等问题。
水钻可以钻取坚硬混凝土,即也可钻取中风化、微风化岩层,利用其工作原理对岩层进行逐层切割、破碎,从而实现对岩层的开挖。利用水钻通过对整体岩层分割,得到若干块较小岩层,根据岩层完整情况采用手电钻在剩余岩芯上钻孔,再用二锤捶击钢楔或风镐分裂中部岩体,岩石沿铅锤面被拉裂并从底部发生剪切破裂,取出分裂的岩块,从而实现顶管工作井的开挖。
但是水钻的安装较为不便,耗时较长,限制了利用水钻进行岩层开挖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顶端固定水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开挖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包括定位结构、支撑结构、承接结构;支撑结构为伸缩式结构,横跨工作井,支撑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水钻的顶端安装在承接结构上,承接结构横跨各支撑结构,并与各支撑结构平面位置可调式连接,嵌入工作井内壁的定位结构安装在支撑结构上。
采用这种结构后,定位结构嵌入工作井,安装牢固,承接结构位置可调,方便水钻钻取不同的取芯点。
作为一种优选,每组支撑结构均包括一根第一支撑杆、两个连接丝扣、两根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丝扣与第二支撑杆可伸缩式连接,两个连接丝扣的螺纹旋向相反。采用这种结构后,支撑结构通过连接丝扣进行伸缩,定位结构随之伸缩,使用方便,且可用于不同口径的工作井。
作为一种优选,承接结构为一方木,通过钢绞线与支撑结构可拆式连接,并通过钢绞线的拆装调节方木的位置;方木设于支撑结构的下方。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为不同取芯位置的水钻提供一个顶端支撑点,使水钻不易左右倾倒,且方便拆装。
作为一种优选,定位结构分为井内定位部和井口定位部;井内定位部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组成用于较深工作井的内部固定装置,支撑结构位于工作井内横跨工作井;井口定位部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组成用于较浅工作井的外部固定装置,支撑结构位于工作井的顶部横跨工作井。上述较浅工作井是指开挖深度不超过2m的工作井,较深工作井是指开挖深度超过2m的工作井。采用这种结构后,内部固定装置与外部固定装置用于不同深度的工作井,应用范围广。
作为一种优选,井口定位部包括连接杆和卡接头,卡接头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支撑结构上;每组支撑结构均装有两个井口定位部;井内定位部包括锥形头,每组支撑结构的两端均安装有锥形头。
作为一种优选,内部固定装置和外部固定装置分别具有独立的支撑结构,从而内部固定装置和外部固定装置相互独立;或内部固定装置和外部固定装置共用支撑结构,组成既用于内部固定装置又用于外部固定装置的一体式结构。
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的应用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种顶端固定水钻装置,用于岩石地质的顶管工作井开挖,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及光学元件
- 下一篇:版辊表面缺陷检测装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