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衔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8452.1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斌;张文超;段春艳;欧阳萍;黄吴东;连伟腾;曾辉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66;H01R24/66;H01R24/7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曹万菊 |
地址: | 5281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衔接 装置 | ||
1.一种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头和公头;
所述母头包括母头底座和固定于所述母头底座上的母头本体,所述母头本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衔接机构,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顶部设有接近开关,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母头本体内部设有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通道以及围绕所述通道的电磁线圈,所述通道的开口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通道内设有第二磁铁和弹射杆;
所述公头包括公头底座和固定于所述公头底座上的公头本体,所述公头本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移动底座、固定在移动底座上的第二衔接机构、设于所述移动底座两端的滑杆以及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连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内设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减速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底座和第二衔接机构在所述滑杆和驱动杆上运动,所述第二衔接机构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所述母头本体内部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用于驱动所述电磁线圈的电磁线圈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减速电机的减速电机驱动器以及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接近开关、第二通信模块、电磁线圈驱动器以及减速电机驱动器均与单片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本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磁铁,所述公头本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四磁铁,当所述母头与公头衔接时,所述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吸附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均为可导电钕磁铁,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减速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第四磁铁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当所述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吸附在一起时,所述减速电机驱动器驱动所述减速电机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本体的顶部对称设有四个第三磁铁,所述四个第三磁铁相互并联,所述公头本体的顶部对称设有四个第四磁铁,所述四个第四磁铁相互并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侧面对称设有四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内部对称设有四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母头本体内部对称设有四条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通道以及围绕所述通道的电磁线圈,所述通道的开口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通道内设有第二磁铁和弹射杆;所述第二支衔接机构的侧面对称设有四个第二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机构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衔接机构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和驱动杆上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定移动底座可移动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设有承重钢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机构的外壁设有承重钢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