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采摘收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4262.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强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采摘 收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银耳采摘收集设备。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将银耳从菌包上采摘下来,从而无需随身携带收集袋,更便利的进行采摘工作的银耳采摘收集设备。一种银耳采摘收集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顶部设有支架;采摘箱,支架顶部设有采摘箱;夹紧机构,采摘箱内设有夹紧机构;采摘机构,采摘箱顶部设有采摘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三楔形块可自动将已采摘银耳的菌包进行脱离,从而工作人员只需放上待采摘的菌包即可;通过设置的挡料网可避免有银耳残余在采摘箱内,从而无需人工对采摘箱内的银耳二次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银耳采摘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银耳还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
银耳在成熟后,需要将其从菌包上采摘下来,如今没有专门采摘银耳的设备,从而只能人工采摘,人工采摘需手动将银耳一个个的从菌包上剥离,采摘时还需一直带着收集袋,跟随采摘的位置一直移动收集袋,不利于采摘时的行动,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无需人工将银耳从菌包上采摘下来,从而无需随身携带收集袋,更便利的进行采摘工作的银耳采摘收集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工采摘需手动将银耳一个个的从菌包上剥离,采摘时还需一直带着收集袋,跟随采摘的位置一直移动收集袋,不利于采摘时的行动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将银耳从菌包上采摘下来,从而无需随身携带收集袋,更便利的进行采摘工作的银耳采摘收集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银耳采摘收集设备,包括有:
底座,底座顶部设有支架;
采摘箱,支架顶部设有采摘箱;
夹紧机构,采摘箱内设有夹紧机构;
采摘机构,采摘箱顶部设有采摘机构。
进一步,夹紧机构包括有:
第一转轴,采摘箱底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穿过采摘箱顶部;
转盘,第一转轴一侧设有转盘;
安装板,转盘顶部沿周向均匀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四周均开有滑槽;
夹紧块,滑槽内滑动式设有夹紧块;
推杆,安装板中部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推杆,推杆一端之间均连接有推板;
第一弹簧,推板内壁与安装板外壁之间均连接有套设在推杆上的第一弹簧;
推环,远离推板的推杆一侧均设有推环;
第一楔形块,靠近推环的推杆一侧均设有第一楔形块;
第二弹簧,推环外壁与安装板内壁之间均连接有套设在推杆上的第二弹簧;
L形块,推杆另一端均设有L形块;
顶杆,第一楔形块内均设有顶杆;
连接柱,第一转轴中部设有连接柱;
活动板,对角夹紧块一端之间均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交点处与连接柱端部相连且可转动;
弹性杆,活动板之间连接有弹性杆;
固定块,第一转轴中部设有多个固定块;
连接杆,固定块上均滑动式设有连接杆;
卡板,连接杆一端均设有卡板;
第三弹簧,卡板与固定块之间均连接有套设在连接杆上的第三弹簧。
进一步,采摘机构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强,未经刘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4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