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0898.X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飞;陈鹏;王婉莹;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朱鸿雁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运动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板簧进行分段模拟处理,得到板簧等效模型;
计算所述板簧等效模型的数据参数;
获取悬架的动态仿真硬点骨架级模型;
将所述板簧等效模型的数据参数及预设的悬架动态参数输入至所述动态仿真硬点骨架级模型,得到对应于所述悬架及板簧的运动学特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板簧进行分段模拟处理,得到板簧等效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板簧的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参数,将所述板簧简化为所述板簧等效模型,其中,所述板簧等效模型被配置为三连杆机构,所述三连杆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三连杆及与所述第三连杆一端相连的吊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板簧等效模型的数据参数,包括:
通过式(1)计算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
Ra=0.75(a-m) (1)
式(1)中,Ra为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a为所述板簧前半段弧长,m为所述板簧的U形螺栓前部长度;
通过式(2)计算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Rb=0.75(b-n) (2)
式(2)中,Rb为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b为所述板簧后半段弧长,n为所述板簧的U形螺栓后部长度;
通过式(3)计算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Rc=L-(Ra+Rb) (3)
式(2)中,Rc为所述第三连杆的长度,L为首片板簧弧长;
将所述板簧的吊耳对应的长度作为所述吊耳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等效模型中对应于板簧中心的点位于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对应于板簧中心的点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
d=a-Ra
其中,d为所述对应于板簧中心的点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悬架动态参数至少包括:对前后悬架施加的跳动驱动参数、对转向系统施加的转角驱动参数、对前轴施加的横移驱动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及板簧的运动学特征数据至少包括:所述板簧的运动轨迹和所述悬架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边界。
7.一种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拟模块,用于对所述板簧进行分段模拟处理,得到板簧等效模型;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板簧等效模型的数据参数;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悬架的动态仿真硬点骨架级模型;
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板簧等效模型的数据参数及预设的悬架动态参数输入至所述动态仿真硬点骨架级模型,得到对应于所述悬架及板簧的运动学特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及板簧运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板簧的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参数,将所述板簧简化为所述板簧等效模型,其中,所述板簧等效模型被配置为三连杆机构,所述三连杆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三连杆及与所述第三连杆一端相连的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8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运输用海洋食品装船机构
- 下一篇:一种微量润滑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