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非织造布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0697.X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斌;廖纯林;曹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3/007 | 分类号: | D04H3/007;D01F1/09;D01F1/10;D04H3/10;A41D31/04;A41D31/26;A41D31/30;A41D13/11;A41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织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非织造布及工艺,包括纤维柔软表层、纤维中间层和纤维底层,所述纤维柔软表层的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计为:聚丙烯46‑54%和柔软母粒46‑54%,所述纤维中间层的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计为:聚丙烯44‑56%和辅助料44‑56%,所述纤维底层的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计为:聚丙烯48‑52%和色母粒48‑52%。本发明通过设置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纤维层,纤维柔软表层的柔软度舒适,且手感爽滑,纤维中间层和纤维底层的柔软程度相对纤维柔软表层的柔软程减少,能够起到硬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非织造布及工艺。
背景技术
非织造口罩采用非织造布制成的口置。有平面口罩和模压口罩,材料以熔喷法非织造布为主。如在中间过滤层加入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使口罩具有吸附有害气体的功能。
目前现有的口罩非织造布及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口罩非织造布柔软程度不适,不能在满足柔软度的情况下,满足硬挺效果,并且口罩非织造布的抗菌性和抗静电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口罩非织造布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非织造布及工艺,通过设置三层物理性能不同的纤维层,纤维柔软表层的柔软度舒适,且手感爽滑,纤维中间层和纤维底层的柔软程度相对纤维柔软表层的柔软程减少,能够起到硬挺效果,另外通过在纤维中间层中加热辅助料,利用抗静电剂和抗氧剂的作用,增加了口罩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效果和抗菌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罩非织造布,包括纤维柔软表层、纤维中间层和纤维底层,所述纤维柔软表层的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计为:聚丙烯46-54%和柔软母粒46-54%,所述纤维中间层的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计为:聚丙烯44-56%和辅助料44-56%,所述纤维底层的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计为:聚丙烯48-52%和色母粒48-52%。
优选的,所述柔软母粒的制备过程为取聚丙烯原料,对聚丙烯原料进行熔融处理,然后加入阳离子柔软剂和至少两种助剂,且阳离子柔软剂与至少两种助剂的加入比例为1:2,混合后进行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硬脂酸、石蜡和乳化剂,所述硬脂酸、石蜡和乳化的用量重量比为2:1:2。
优选的,所述辅助料包括抗静电剂和抗氧剂,所述抗静电剂包括抗静电剂HD-350和抗静电剂HD-200,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且所述抗静电剂HD-350和所述抗静电剂HD-200质量比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口罩非织造布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纤维柔软表层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取聚丙烯和柔软母粒,将聚丙烯和柔软母粒混合搅拌均匀,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的调整,混合料通过螺杆挤压机加热熔融塑化混合后,经计量泵的精确计量输送到模头,熔体均匀的过孔挤丝,经冷却风冷却后进入牵伸器,丝在牵伸器的负压作用下吸入牵伸器内,在抽吸风机的辅助作用下形成布面,得到纳米纤维柔软表层;
S2.纤维中间层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取聚丙烯和辅助料,将聚丙烯、辅助料混合搅拌均匀,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的调整,混合料通过螺杆挤压机加热熔融塑化混合后,经计量泵的精确计量输送到模头,熔体均匀的过孔挤丝,经冷却风冷却后进入牵伸器,丝在牵伸器的负压作用下吸入牵伸器内,在抽吸风机的辅助作用下形成布面,得到纤维中间层;
S3.纤维底层的制备:按质量百分比取聚丙烯和色母粒,将聚丙烯、色母粒混合搅拌均匀,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的调整,混合料通过螺杆挤压机加热熔融塑化混合后,经计量泵的精确计量输送到模头,熔体均匀的过孔挤丝,经冷却风冷却后进入牵伸器,丝在牵伸器的负压作用下吸入牵伸器内,在抽吸风机的辅助作用下形成布面,得到纤维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