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门窗智能自动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19698.2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东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23/06;B25J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门窗 智能 自动生产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改进型门窗智能自动生产线,用于门窗外框与内扇的自动生产与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型门窗智能自动生产线包括:
下料机构(1),通过切割、钻孔以及铣削工序将毛料成型为可以直接组装的外框型材(31)与内扇型材(21),所述外框型材(31)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扇高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壁(311)及设置于所述内扇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壁(321),所述第二壁(321)轴向的两端设置有卡块(3121),所述第一壁(311)轴向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3121)适配的卡槽(3111),所述卡块(3121)的材料为拉胀复合材料;
所述卡块(3121)包括嵌设于所述第二壁(312)内的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垂直弯折延伸出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延伸部及自所述延伸部继续延伸出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靠近所述延伸部的表面与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卡接头的横截面面积沿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卡槽(3111)具有可变直径的挡片,所述卡接头插入时,通过所述卡接头前端的斜面将所述挡片撑大,并通过所述卡接头靠近所述延伸部的表面与所述挡片卡合固定;
内扇组装机构(2),所述内扇组装机构(2)包括玻璃合成装置(22),所述玻璃合成装置(22)将至少两种玻璃合成在一起,并将所述内扇型材(21)配合合成后的玻璃组装成框状的内扇;
外框组装机构(3),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包括夹紧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夹紧装置(32)及第二夹紧装置(33),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2)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33)共同将所述外框型材(31)组装至所述内扇的外侧以形成完整的门或窗;
所述改进型门窗智能自动生产线还包括:
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连接所述下料机构(1)与所述内扇组装机构(2)的第一传送装置(4)、连接所述下料机构(1)与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的第二传送装置(5)、连接所述内扇组装机构(2)与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的第三传送装置(6)、以及连接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和成品存放区的第四传送装置(7);
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装置(4)为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内扇组装机构(2)的玻璃合成装置(22)的输入端对接;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2)对应的第一传送带(51)及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33)对应的第二传送带(52),所述第一传送带(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2)对接,所述第二传送带(5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33)对接;以及
所述第三传送装置(6)包括内扇存放箱(61),所述内扇存放箱(61)设有内扇存放入口和内扇存放出口,所述内扇存放入口与所述内扇组装机构(2)的玻璃合成装置(22)的输出端对应,所述内扇存放箱(61)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内扇进入所述内扇存放入口和离开所述内扇存放出口的内扇传送组件(62),所述内扇存放箱(61)外部对应于所述内扇存放出口处设置有升降组件(63),所述升降组件(63)位于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下方;
所述内扇存放箱(61)设置有若干组对应的所述内扇存放入口和所述内扇存放出口,每组对应的所述内扇存放入口和所述内扇存放出口均配设有所述内扇传送组件(62);
所述内扇传送组件(62)包括传送电机(621)、滚轮(622)和行走带(623),所述传送电机(621)的输出端与所述滚轮(622)传动连接,所述行走带(623)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滚轮(622)上,且所述行走带(623)通过连接件(624)与所述内扇可拆卸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63)包括竖直设置的齿条(631)、与所述齿条(631)适配的齿轮(632)、驱动所述齿轮(632)转动的升降电机(633)、以及升降架(634),所述升降电机(633)固定于所述内扇存放箱(63)上,所述升降电机(633)与所述齿轮(632)连接,所述齿条(631)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架(634)连接,所述升降架(634)接收从所述内扇存放箱(61)的所述内扇存放出口离开的内扇;
所述第一夹紧装置(32)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夹紧部(321)及驱动所述第一夹紧部(321)运动的第一驱动部(322),所述第二夹紧装置(33)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夹紧部(331)及驱动所述第二夹紧部(331)运动的第二驱动部(332),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还包括安装框架(34),所述安装框架(34)位于所述升降架(634)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部(322)和所述第二驱动部(332)相对垂直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34)上;以及
所述第四传送装置(7)包括顶部气缸(71)、与所述顶部气缸(71)固定连接的主框架(72)、用于抓取组装完成的门或窗的机械爪装置(73)、机械爪气缸(74)和随动气缸(76);所述主框架(72)包括底部矩形框架(721)、固定连杆(722)以及固定设置在两端的双排方钢管(723);所述机械爪装置(73)包括可活动地嵌设在所述方钢管内的调节杆(7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杆(731)一端的导爪(73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爪(732)上端的滑杆(733)、套设在所述滑杆(733)上的滑套(734)以及与滑套(734)转动连接的传动杆(735);所述传动杆(735)远离所述滑套(73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械爪气缸(74)的活塞杆上;所述随动气缸(76)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框架(72)与所述顶部气缸(71)的连接部位;
所述第四传送装置(7)的机械爪装置(73)设有四个,它们分别布置于所述主框架(72)的所述底部矩形框架(721)的四个直角处,以抓取组装完成的门或窗的四个角;
所述改进型门窗智能自动生产线还包括:
数控机构,所述数控机构分别与所述下料机构(1)、所述内扇组装机构(2)、所述外框组装机构(3)及所述运输机构连接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东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东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6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