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肿瘤pH和H2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5812.4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超;伏金平;周苗;张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1/00;A61K47/32;A61K47/54;A61K49/00;C08F293/00;A61P35/00;B82Y5/00;B82Y2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肿瘤 ph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肿瘤pH和H2O2特异性激活的抗肿瘤活性多功能聚合物胶束及制备方法,利用硼酸酯键在肿瘤部位的pH和H2O2双敏感性合成了一种可以在水相中自组装的聚合物胶束(TBPBA‑PEG‑VI‑FA),通过水热法合成了AglnS2量子点,使用具有配位功能的乙烯基咪唑搭载具有荧光成像和光动力学治疗的AglnS2量子点,同时使用叶酸靶向肿瘤细胞表面受体(以靶向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FR‑α(+))。本发明体外模拟释放结果显示,核心负载DOX·HCl的聚合物可以肿瘤组织的微酸和H2O2环境中很好的释放药物,具有良好的pH和H2O2响应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活性的智能纳米药物递送载体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肿瘤pH和H2O2特异性激活的抗肿瘤活性多功能型聚合物胶束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全球人口主要的死亡原因,预计在未来20年内大约40%的人可能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目前针对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单一的化疗方式,然而,由于癌细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原因,使单一化学治疗方法容易导致肿瘤部位产生耐药性,不能随时诊断以及监测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分布情况,无法达到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使得完全根治肿瘤变得困难。在肿瘤治疗学领域中,用于癌症治疗的智能药物输送系统(SDDS)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新的治疗型纳米颗粒的设计思维策略必须以对人类安全的利益为中心,因此开发具有早期诊断能力,增强的药物递送,有效的生物降解和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的SDDS仍然是科学挑战。
聚合物胶束为将探针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传递到肿瘤部位进行分子成像和治疗提供了特殊的优势。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聚合物胶束在癌症治疗中的用途进行了深入研究。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能够大大提高药物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强渗透和保留(EPR)效应来提高递送系统在肿瘤组织的富集程度,并在肿瘤部位能够被特异性激活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抗癌药物输送系统,再加上肿瘤细胞靶向分子的进一步缀合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细胞毒性并增加了药物在肿瘤组织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更容易被肿瘤细胞吸收。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在较低浓度下会聚集并出现更稳定的核-壳纳米结构,有利于抗肿瘤药物的细胞内递送。苯基硼酸衍生物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关注的对象,当将溶液调节至低于其pKa的弱碱性时,疏水性苯基硼酸衍生物可与OH-结合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物质,以及苯基硼酸酯对弱酸和H2O2的不稳定性,可以将苯基硼酸衍生物引入聚合物胶束构造出具有肿瘤特异性激活和可降解的的多功能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药物递送平台。
为了解决癌症单一化学治疗的弊端,提高癌症治疗的有效性,出现了化学疗法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的新范例,与单一的化疗相比联合治疗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效率。光动力学治疗(PDT)是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方法,光敏剂(PS)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增强了纳米载药递送系统的抗肿瘤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肿瘤pH和H2O2特异性激活抗肿瘤活性多功能型聚合物胶束,是集CT治疗、PDT治疗、诊断和监测一体的纳米递送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肿瘤pH和H2O2特异性激活抗肿瘤活性多功能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在生物体内荧光成像、光动力学治疗、定位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在肿瘤组织的分布。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肿瘤pH和H2O2特异性激活的抗肿瘤活性多功能聚合物胶束,其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5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