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牛CART活性肽与牛卵泡颗粒细胞膜受体是否结合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14572.6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4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朱芷葳;杜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74 | 分类号: | G01N33/74;G01N33/543;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玖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1 | 代理人: | 韩红芳 |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cart 活性 卵泡 颗粒 细胞膜 受体 是否 结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牛CART活性肽与牛卵泡颗粒细胞膜受体是否结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合成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牛CART活性肽与牛卵泡颗粒细胞膜受体是否结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 - and Amphetamine - RegulatedTranscript Peptide,CART)是一种在牛卵泡发育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的神经肽,神经肽属于经典类激素,其对靶细胞的调控作用是通过其受体——靶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实现的。
已知神经肽受体除心房钠尿肽受体外,均为鸟核苷酸调节蛋白,即G蛋白偶联受体,由于G蛋白偶联受体为结构复杂的7次跨膜蛋白,故通过蛋白重组或合成,检测与其配体是否结合的方法不可行。
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可实时监控分子间的结合过程,该技术中抗原分子结合到光纤材质的生物传感器末端时形成生物膜,当抗原—抗体结合后生物膜厚度发生变化,此时,光通过传感器产生干涉光波,生物膜厚度是否变化通过干涉光波是否发生相对位移即可判断,干涉光波被光谱仪检测并形成干涉光谱,以干涉图谱的实时位移(nm)显示出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牛CART活性肽与牛卵泡颗粒细胞膜受体是否结合的方法,通过特定传感器固化CART,然后与细胞膜碎片结合,通过干涉图谱实时位移(nm)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结合信号,从而检测CART受体是否存在,无需合成特定膜蛋白,可有效解决跨膜蛋白合成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测牛CART活性肽与牛卵泡颗粒细胞膜受体是否结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合成牛基因,亚克隆构建到表达载体上,哺乳系统表达目的蛋白,纯化后去内毒素,并标记生物素,制备出生物素标记的活性肽;
S2、牛卵泡颗粒细胞膜碎片的获取;
S3、通过单样本分子互作分析仪检测是否出现结合信号,从而检测牛卵泡颗粒细胞膜是否存在CART受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取PCR管并标记,依次加入4 同源重组酶,5目的基因片段,1 线性化载体;吹打均匀后,置于预热的50℃ PCR仪中孵育45 min,得重组质粒;
S12、检测所得重组质粒的浓度及纯度,对纯度符合要求的质粒进行酶切,配制如下酶切体系:6 I内切酶,10 10×,50质粒;
将酶切混合物放入37℃水浴锅中酶切30 min,并混匀,酶切后,根据质粒体积加入0.75倍异丙醇,混匀,4℃离心30 min后弃上清,加入1 mL 70%乙醇4 ℃离心5 min,进行回收;
S13、将质粒瞬时转染到细胞中,收集培养基和细胞,直至存活率下降到50%以下,具体操作如下:
(1)转染前一天,接种27×106个细胞到完全培养基中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道路施工围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