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4509.2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唐冬冬;刘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冬冬 |
| 主分类号: | G01N33/2028 | 分类号: | G01N33/2028;G01N33/2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熔炼 过程 成分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分析装置包括熔炼炉、熔炼罐、基盘和控制器;所述熔炼炉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熔炼炉的下端固连有支脚,熔炼炉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圆槽;所述一号圆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熔炼炉的上端设置有熔炼罐;所述熔炼罐的上端设置有二号圆槽,熔炼罐的上端固连有耳角;所述耳角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分析装置通过浮球在原料内受到浮力不同与距离传感器检测浮棒到顶盘之间的距离相配合,从而分析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各成分混合情况,进而提高了铝合金制品的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形变铝合金又分为不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材料性能,只能通过冷加工变形来实现强化,它主要包括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以及防锈铝等;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导致熔炼时间过短,从而造成铝合金的各处的各成分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铝合金制品的材料性能,故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成分控制是当下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关于一些关于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2010292503.6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装置,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两端分别安装有显示器和散热风机,所述主机上安装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中部缺口处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氩气罐、料斗、粉体输送泵和等离子体炬管,所述等离子体炬管包括依次套设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中管底部固定有密封盖,所述内管穿过密封盖设在中管内,所述氩气罐分别与外管、中管和内管连通,所述粉体输送泵与内管连通,所述外管顶部一体成型有集光部,所述外管外侧套设有感应电圈,所述感应电圈连接有高频发生器,所述主机内还安装有光谱仪和聚焦透镜,该技术方案能够分析铝合金元素成分含量,使用方便可靠;但是该技术方案不能够分析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各成分混合状态的问题,造成了该方案的局限性。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采用了特殊的分析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析装置通过浮球在原料内受到浮力不同与距离传感器检测浮棒到顶盘之间的距离相配合,从而分析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各成分混合情况,进而提高了铝合金制品的材料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准备:先将分析装置中的U形槽清理干净,再将浮球和浮棒清理干净,最后对分析装置的各元件进行调试;通过将U形槽清理干净,使得卡棒能够卡在U形槽内,保证了基盘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分析装置的分析效果,通过将浮球和浮棒进行清理,保证了各浮球和浮棒的质量相同,通过对分析装置的各元件进行调试,保证了分析装置分析的稳定性;
S2:熔炼:将燃料到入分析装置中的一号圆槽内,工作人员点燃燃料进行燃烧,再将原料倒入二号圆槽内,原料由铝元素、铜元素、镁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组成;对二号圆槽内的原料一边融化一边搅拌,直到原料由固态变成液态;通过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得各成分混合;通过在铝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提高了铝合金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冬冬,未经唐冬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