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4509.2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唐冬冬;刘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冬冬 |
| 主分类号: | G01N33/2028 | 分类号: | G01N33/2028;G01N33/2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熔炼 过程 成分 分析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准备:先将分析装置中的U形槽(23)清理干净,再将浮球(5)和浮棒(4)清理干净,最后对分析装置的各元件进行调试;
S2:熔炼:将燃料到入分析装置中的一号圆槽(12)内,工作人员点燃燃料进行燃烧,再将原料倒入二号圆槽(21)内,原料由铝元素、铜元素、镁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组成;对二号圆槽(21)内的原料一边融化一边搅拌,直到原料由固态变成液态;
S3:分析:将分析装置中的基盘(3)通过卡棒(31)卡在U形槽(23)内,浮棒(4)和浮球(5)受到重力作用下沿着贯穿孔(32)滑动,直到浮球(5)浸没在原料内为止,当浮棒(4)静止不动时,距离传感器(35)检测浮棒(4)与顶盘(34)之间的距离,距离传感器(35)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
S4:后处理:工作人员根据S3中的分析结果对原料继续进行搅拌,直到每个浮棒(4)与顶盘(34)之间的距离相同为止;
其中,S1-S3中使用的分析装置包括熔炼炉(1)、熔炼罐(2)、基盘(3)和控制器;所述熔炼炉(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熔炼炉(1)的下端固连有支脚(11),熔炼炉(1)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圆槽(12);所述一号圆槽(12)的槽壁上设置有通风槽(13);所述通风槽(13)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熔炼炉(1)的上端设置有熔炼罐(2);所述熔炼罐(2)的上端设置有二号圆槽(21),熔炼罐(2)的上端固连有耳角(22);所述耳角(22)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23);所述熔炼罐(2)的上方设有基盘(3);所述基盘(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基盘(3)的侧壁固连有卡棒(31),基盘(3)通过卡棒(31)卡在U形槽(23)内,基盘(3)的上端固连有一组贯穿孔(32);所述贯穿孔(32)均匀分布在基盘(3)的上端,贯穿孔(32)内滑动连接着浮棒(4);所述浮棒(4)的下端固连有浮球(5),浮棒(4)和浮球(5)的熔点高于铝合金,浮棒(4)的上端销连接着卡销(41);所述基盘(3)的上端固连有支棒(33);所述支棒(33)由隔热材料制成,支棒(33)的上端固连有顶盘(34);所述顶盘(34)的下端固连有距离传感器(35);所述距离传感器(35)位于浮棒(4)的正上方;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析装置自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棒(33)上滑动连接着推板(36);所述推板(36)的上端设置有通孔(361);所述通孔(361)位于距离传感器(35)与浮棒(4)之间;所述推板(36)与基盘(3)之间设有一号弹簧(37);所述一号弹簧(37)套在支棒(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61)的孔径与浮棒(4)的直径相同;所述距离传感器(35)的规格小于通孔(361)的规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棒(4)的外壁上铰接有一组连棒(42);所述连棒(42)至少为两个,连棒(42)均匀分布在浮棒(4)的外壁上,连棒(42)位于基盘(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棒(42)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连棒(42)直径大的一端远离浮棒(4)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棒(42)的一端固连有两个叶片(43);所述叶片(43)均匀分布在连棒(42)上,叶片(43)在连棒(42)在带动下与水平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3)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靠近浮棒(4)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棒(42)的一端固连有弹片(44);所述弹片(44)靠近浮棒(4)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冬冬,未经唐冬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5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