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隧道用车载袋式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3248.2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屈海波;陆心怡;臧建彬;宋纯;刘明昊;赵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4;B01D4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隧道 车载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隧道用车载袋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主体、进风门、布袋安装支架、布袋、反吹管组件、压缩气体输出组件、挡板,含尘空气惯性撞击挡板使得其中的大颗粒组分改变轨迹落入集尘组件,同时使得含尘空气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布袋得以过滤,之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可以安装在地铁车厢底部,随地铁运行,在地铁通过隧道时可以实现对隧道内颗粒物的吸收;属于无源式设备,无需供电,借用地铁行驶过程中的动能,不消耗额外能量,节能环保;在地铁双向运行过程中都可以除尘,从而保持较高的除尘效率;进风面积大,可处理风量大;可集中收集颗粒物,便于后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用车载袋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隧道内有很多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不仅会危害进入隧道内部检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可能扩散进入地铁站台威胁乘客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吸收或排除。
布袋除尘器是以纤维织造物或填充层为过滤介质的除尘装置,工作时,在抽风机的作用下,灰尘进入灰斗后,被吸附在滤布袋外表面,由脉冲喷吹管间歇喷吹,灰尘落到灰斗底部,经回转阀排出收积,布袋除尘器主要应用于工业除尘,烟囱除尘等场所。
如图1所示,现有的布袋除尘器,含有灰尘的空气从入口进入然后经过滤袋再从净风出口出去,现有的布袋除尘器需要抽风机作用以及脉冲阀吹落滤布袋表面的灰尘,因此需要供电耗能,若将布袋除尘器直接应用于地铁上,则会导致地铁能耗进一步增加,还需对供电线网进行升级;现有布袋除尘器一般都是固定在地面上使用,无法应用在地铁上随车移动除去隧道中的颗粒物;现有布袋除尘器一般是单向进风,不适用于双向运动时对空气的处理,否则布袋内的灰尘有被反吹出来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地铁隧道用车载袋式除尘装置,本发明中的除尘装置设置于地铁车厢底部,不需要供电,地铁通过隧道时可以实现对隧道内颗粒物的吸收,能够双向进风,能够显著、高效地吸附除去地铁隧道内部颗粒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的地铁隧道用车载袋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主体、进风门、布袋安装支架、布袋、反吹管组件、压缩气体输出组件、挡板,其中具体地:
除尘装置主体设于地体列车底部,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垂直于地铁行进方向的两侧设有进风口,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平行于地铁行进方向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底部设有集尘组件;
进风门铰接于所述进风口上,实现对所述进风口的活动式盖合;
布袋安装支架设于除尘装置主体内部;
布袋固定于所述布袋安装支架中,同时使得布袋阻隔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布袋实现含尘空气的过滤;
反吹管组件与所述布袋的顶部连接,能够将压缩空气自上至下注入布袋,使得布袋中的集灰落入集尘组件中;
压缩气体输出组件与所述反吹管组件连接,向反吹管组件输出压缩空气;
挡板通过悬臂固定于进风门与布袋之间,含尘空气惯性撞击挡板使得其中的大颗粒组分改变轨迹落入集尘组件,同时使得含尘空气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布袋得以过滤,之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主体顶部设有螺纹安装孔,以此实现与地铁列车底部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为朝外的喇叭形开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门的上端铰接与所述进风口的窄径口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的下端包括阶梯状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巡线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称重式混料机下料重量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