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旧丁基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13058.0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00 | 分类号: | B29C48/00;B29B17/04;B29B7/00;B29B13/06;C08L23/22;C08L23/16;C08L91/06;C08L101/00;C08K13/02;C08K3/22;C08K3/06;C08K3/04;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旧 丁基 内胎 制取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旧丁基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包括:S1、选料;S2、破碎雾化;S3、烘干;S4、配料:按重量份数计,选取丁基胶颗粒50‑80份,三元乙丙胶10‑15份,氧化锌3‑5份,石蜡油6‑8份,硫磺1‑2份,软化剂1‑2份,炭黑1‑2份,树脂1‑2份;S5、高温混炼;S6、过滤挤出;S7、接头;S8、硫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保证丁基胶内胎气密性、结构强度以及较小的永久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基胶内胎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废旧丁基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丁基胶内胎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热性、弹性、耐老化性以及较小的永久变形,丁基胶内胎胶体自闭性能较好,具有高气密性。为保证丁基胶内胎的生产成本,很多厂家利用废旧丁基橡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而现有利用废旧丁基胶橡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的过程中,如专利号200710010880.0利用废旧丁基橡胶内胎制取新内胎原料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将废旧丁基胶内胎进行清洗晾晒后进行破碎形成橡胶料颗粒,在进行配料脱硫处理,由于废旧丁基胶表面不易清洗,杂质灰尘难以去除干净,不利于后期硫化,使丁基胶内胎成品永久变形增大,杂质灰尘也同样影响丁基胶内胎的气密性;
2、破碎过程中,丁基胶内胎受到冲击拉扯力,丁基胶内胎拉伸时生热,丁基胶内胎受到热量后弹性拉伸力增大,不易破碎,无法形成小粒径的丁基胶颗粒,从而影响丁基胶内胎的结构强度;其次,橡胶拉伸生热后,产生气体,而夹杂气体的丁基胶颗粒在自然状态下无法排出气体或水汽,从而形成微孔状结构的丁基胶颗粒,从而影响丁基胶内胎的接头质量以及丁基胶内胎本身的气密性。
因此,以废旧丁基胶内胎为原料来制取新的丁基胶内胎,从而保证制得的丁基胶内胎的气密性、较小的永久变形以及结构强度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废旧丁基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保证丁基胶内胎气密性、结构强度以及较小的永久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废旧丁基胶内胎制取新丁基胶内胎的生产工艺,包括:
S1、选料:将废旧丁基胶内胎去除气门嘴、天然橡胶补丁,进行初步清洗并晒干;
S2、破碎雾化:废旧丁基胶内胎放入专用的破碎雾化设备内进行挤压破碎的同时,对破碎后的丁基胶颗粒进行雾化冷却,再经过破碎雾化设备内底部进行离心脱水脱气处理,得到破碎清洗后的丁基胶颗粒,丁基胶颗粒;
S3、烘干:将步骤S2中制得的丁基胶颗粒进行烘干;
S4、配料:按重量份数计,选取丁基胶颗粒50-80份,三元乙丙胶10-15份,氧化锌3-5份,石蜡油6-8份,硫磺1-2份,软化剂1-2份,炭黑1-2份,树脂1-2份;
S5、高温混炼:在混炼机中,按上述比例放入丁基胶颗粒以及三元乙丙胶进行塑炼3min后,加入氧化锌以及1/2的炭黑进行混炼5min后,再加入石蜡油、软化剂、树脂以及1/2的炭黑进行混炼5min,混炼温度为180-190℃,转速为50-60r/min,得到滤胶;
S6、过滤挤出:加入硫磺再对混炼后的滤胶进行混合后过滤,再进行热练挤压,热练温度为100-120℃,得到丁基胶内胎成品;
S7、接头:通过接头机对步骤S6中制得的丁基胶内胎成品进行接头处理,对接时间为5-8s,接头电流为6-8A,停放时间为30-40min;
S8、硫化:将接头后的丁基胶内胎成品放入硫化机中硫化,对硫化后的内胎进行检查、包装并入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S2中,破碎雾化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侧排气吊钩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安全性的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