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12257.X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研;严伟;邹喜洋;史显波;卓钊;杨柯;单以银;郑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0;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1D1/18;C21D6/00;C21D8/10;C21D9/08;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美月 |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管、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包括:按以下化学成分配料,得到原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原料包括C 0.08~0.30%,Si≤0.5%,Mn≤1.0%,Cu 0.5~2.0%,Al≤1.0%,Ce 0.01~0.2%,Cr 0.5~1.5%,Mo 0.5~1.5%,V≤0.3%,N≤0.005%,O≤0.005%,S≤0.005%,P≤0.005%,余量为Fe;将原料依次进行熔炼、浇注、电渣重熔、轧制及热处理,得到钢管,当反应产物体系中O和S含量均不大于0.005wt%时,加入Ce。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钢管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及耐微生物腐蚀等优点,实现了结构功能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管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管、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深井化和腐蚀环境的苛刻化,油气井管应该具有高强度和高耐蚀性等特性。钢管暴露在含有H2S酸性环境中,就会产生源自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的氢脆性断裂,且越是高强度钢越易造成SSC发生。此外,近年来由于微生物腐蚀(MIC)导致的采油气管破漏事故频发,给油气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MIC造成的点蚀又是SSC开裂的裂纹源,二者腐蚀相互促进,为腐蚀防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油气田产业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同时具备高强度、高韧性、抗SSC和耐MIC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油井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得的钢管无法同时满足高强度、高韧性、抗SSC和耐MIC等特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管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按以下化学成分配料,得到原料: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原料包括C 0.08~0.30%,Si≤0.5%,Mn≤1.0%,Cu 0.5~2.0%,Al≤1.0%,Ce 0.01~0.2%,Cr 0.5~1.5%,Mo 0.5~1.5%,V≤0.3%,N≤0.005%,O≤0.005%,S≤0.005%,P≤0.005%,余量为Fe;将原料依次进行熔炼、浇注、电渣重熔、轧制及热处理,得到钢管,且在熔炼过程中,当反应产物体系中的O元素和S元素含量均不大于0.005wt%时,向反应产物体系中加入Ce元素。
进一步地,原料中,Cu元素的含量为0.5~2.0wt%,Al元素的含量为0.1~0.6wt%,Ce的含量为0.01~0.2wt%,Cr含量为0.5~1.5wt%,Mo含量为0.5~1.5wt%,V含量为0.005~0.25wt%,N含量应≤0.005wt%,O和S含量应≤0.005wt%;优选地,将反应产物体系中Cu元素、Al元素和Ce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记为a,且1.0%≤a≤2.0%。
进一步地,配料步骤中,原料还包括Nb元素、Ti元素、Ca元素和B元素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各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均不高于0.1%。
进一步地,熔炼过程为将原料进行真空感应炉冶炼的过程,或将原料依次经过电炉初炼和炉外精炼的步骤,或将原料依次经过高炉初炼和炉外精炼的步骤。
进一步地,轧制过程包括:使经电渣重熔过程得到的坯料加热到1200~1300℃进行第一保温过程,得到热坯,其中第一保温时间为管坯直径与第一保温时间系数的乘积,第一保温时间系数为0.5~1.0;将经热坯依次进行穿孔、连轧及定径,得到管坯。
进一步地,轧制过程中,连轧过程的初轧温度为1000~1100℃,终轧温度为≥930℃,第一次轧制变形量10%,热轧累积压下量不小于90%。
进一步地,热处理过程包括:将管坯加热到900~920℃进行第二保温过程,第二保温时间为钢管半成品的壁厚与第二保温时间系数的乘积,第二保温时间系数为2~4,然后水冷至室温;使经水冷处理得到的管坯先在630~650℃进行第三保温过程,然后在530~570℃进行第四保温过程,保温时间为钢管壁厚与保温时间系数的乘积,保温时间系数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2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模组合
- 下一篇:一种废旧物资纤维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