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1834.3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崔晓岚;张颖玲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距 装置 方法 摄像头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测距装置包括:光源、分束器、包括至少一个色散透镜的透镜组、第一限光器和光谱传感器;光源用于发射处于设定波段的探测光;分束器用于透射探测光;透镜组用于对从分束器透射至透镜组的透射光进行色散,以将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到不同位置;第一限光器,具有允许第一反射光通过的通光区域;第一反射光表征第二反射光从透镜组透射至分束器的第二表面时在第二表面产生的反射光,第二反射光表征聚焦到被测对象表面的光在被测对象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光谱传感器用于接收到第一反射光时,输出第一信息;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第一反射光的波长对应的光强,第一信息用于确定光源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通常利用电子设备中的测距模块检测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从而基于该距离进行自动对焦。在微距拍摄场景下,相关技术中利用测距模块检测到的距离与实际距离误差较大,导致电子设备的对焦效果较差,拍摄得到的图像不清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微距拍摄场景下,电子设备的对焦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距装置,包括:
光源,用于发射处于设定波段的探测光;
分束器,用于透射所述探测光,输出所述探测光对应的透射光;探测光入射至所述分束器的第一表面;
包括至少一个色散透镜的透镜组,用于对从所述分束器透射至所述透镜组的透射光进行色散,以将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到不同位置;
第一限光器,具有允许第一反射光通过的通光区域;所述第一反射光表征第二反射光从所述透镜组透射至所述分束器的第二表面时在第二表面产生的反射光;所述第二反射光表征聚焦到被测对象表面的光在被测对象表面产生的反射光;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光谱传感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射光的情况下,输出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所述第一反射光的波长对应的光强;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光源与所述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
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限光器的通光区域为通孔;所述光谱传感器对应为点阵光谱传感器。
上述方案,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分束器之间的第一镜头和第二限光器;
所述第一镜头,用于将入射至所述第一镜头的第一探测光转换成对应的第二探测光;第二探测光表征第一探测光对应的平行光束;
所述第二限光器,具有允许所述第二探测光通过的狭缝;通过所述第二限光器的狭缝的第二探测光用于入射至所述分束器。
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镜头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准直镜和至少一个柱面镜;其中,
准直镜,用于将第一探测光转换为平行光束;
柱面镜,用于将平行光束汇聚成对应的第二探测光。
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限光器的通光区域为狭缝;所述光谱传感器对应为面阵光谱传感器;所述第一信息还表征所述第一反射光对应的第二反射光在所述被测对象表面的聚焦位置。
上述方案,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色散透镜;所述透镜组还用于调整色散范围;其中,
所述色散范围表征透射光透射至所述透镜组进行色散时,对应的透射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的聚焦位置与所述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