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型轨道交通身份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1079.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生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08B1/00;B08B5/02;B08B13/00;G06K9/00;G07C9/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227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轨道交通 身份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型轨道交通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固定板、防护罩、识别器、两个安检门和两个支撑杆,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安检门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安检门与支撑杆一一对应且相互抵靠,所述安检门设置在支撑杆上,两个安检门上均设有移动装置,所述防护罩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防护罩竖向设置在固定板和安检门之间且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防护罩与固定板的底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识别器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清洁机构和散热机构,该除尘型轨道交通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清洁机构实现了清除防护罩上灰尘的功能,不仅如此,还通过散热机构实现了散热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型轨道交通身份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其中,身份识别安检门是轨道交通设备一种,其主要可以通过人脸实现的方式对身份进行验证。
现有的安检门在使用过程中,人脸识别器的表面易产生灰尘,而灰尘会影响人脸识别检测的精度,降低了实用性,不仅如此,人脸识别器在长时间使用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人脸识别器为电子产品,长期处于高温下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型轨道交通身份识别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型轨道交通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固定板、防护罩、识别器、两个安检门和两个支撑杆,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安检门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安检门与支撑杆一一对应且相互抵靠,所述安检门设置在支撑杆上,两个安检门上均设有移动装置,所述防护罩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防护罩竖向设置在固定板和安检门之间且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所述防护罩与固定板的底部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识别器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清洁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和散热机构均位于固定板和安检门之间;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环和两个升降组件,所述清洁环与防护罩同轴设置,所述防护罩穿过清洁环且与清洁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清洁环位于识别器和安检门之间,所述清洁环的内壁上铺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防护罩的外壁抵靠,所述升降组件与安检门一一对应;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移动杆、连接线、定滑轮、滑块、导杆和弹簧,所述导杆与防护罩平行且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滑块套设在导杆上且固定在清洁环上,所述弹簧位于固定板和滑块之间,所述滑块通过弹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且位于导杆的远离防护罩的一侧,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滑块和固定板之间,所述移动杆设置在定滑轮的远离防护罩的一侧且固定在安检门上,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杆上,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固定在滑块的顶部;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管和两个散热组件,所述固定管设置在防护罩内且与防护罩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管位于固定板和识别器之间且与识别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固定管的顶端与固定板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识别器与固定管正对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与导杆一一对应、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管、密封环、齿条、齿轮、传动轴、轴承、扇叶、通孔、圆孔和连接孔,所述通孔和圆孔均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通孔与防护罩连通,所述连接孔设置在防护罩上且位于清洁环和固定板之间,所述气管的轴线与固定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气管穿过连接孔,所述气管与连接孔的内壁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和传动轴均与气管同轴设置,所述气管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管上且与固定管连通,所述密封环与气管的另一端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密封环,所述传动轴与密封环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和扇叶均设置在气管内,所述扇叶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所述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在清洁环的顶部且与齿轮啮合,所述圆孔与齿条正对设置,所述气管的底部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密封环和防护罩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生,未经刘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