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回馈控制方法、起重机控制方法以及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8239.4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博;李江涛;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2 | 分类号: | B66C13/22;B66C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回馈 控制 方法 起重机 以及 | ||
1.一种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起重机制动或吊臂(18)下降时的回馈电流的数值;
若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控制负载(12)、电池系统(13)以及增程器(14)同时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
所述增程器(14)包括发动机和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连接的电机;
其中,所述控制负载(12)、电池系统(13)以及增程器(14)同时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发动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机转动,以带动所述发动机工作的步骤包括:
持续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增大,且当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电机的转速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负载(12)、电池系统(13)以及增程器(14)同时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的步骤还包括:
控制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阀的开度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阀的开度减小的步骤包括:
持续减小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阀的开度,且当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阀的开度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负载(12)、电池系统(13)以及增程器(14)同时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的步骤之前,所述能量回馈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增程器(14)的工作状态;
若所述增程器(14)未停机,则控制所述增程器(14)停机;
获取所述增程器(14)的停机时间;
若所述停机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等待所述停机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增程器(14)从发电模式切换为放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馈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则仅控制所述负载(12)和所述电池系统(13)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馈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仅控制所述负载(12)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
8.一种起重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起重机制动或吊臂(18)下降时的回馈电流的数值;
若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控制负载(12)、电池系统(13)以及增程器(14)同时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
控制行驶电机(15)保持预设制动矩,或控制举升电机(16)保持预设转矩;
其中,所述行驶电机(15)用于控制所述起重机制动,所述举升电机(16)用于控制所述吊臂(18)下降。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电流传感器(10)、控制器(11)、负载(12)、电池系统(13)、增程器(14)、行走件(17)、吊臂(18)、行驶电机(15)以及举升电机(16);
所述电流传感器(10)、所述负载(12)、所述电池系统(13)、所述增程器(14)、所述行走件(17)、所述吊臂(18)、行驶电机(15)以及所述举升电机(16)均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所述控制器(11)同时与所述电流传感器(10)、所述负载(12)、电池系统(13)、增程器(14)、行驶电机(15)以及举升电机(16)通信,所述行驶电机(15)用于控制所述行走件(17)的制动作业,所述举升电机(16)用于控制所述吊臂(18)的下降作业;
所述电流传感器(10)用于检测所述行驶电机或所述举升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回馈电流的数值;
所述控制器(11)用于获取起重机制动或吊臂(18)下降时的回馈电流的数值,并在所述回馈电流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负载(12)、电池系统(13)以及增程器(14)同时工作,以消耗所述回馈电流;
所述控制器(11)还用于控制所述行驶电机(15)保持预设制动矩,或用于控制所述举升电机(16)保持预设转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2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