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球酵母用于葡萄汁中赭曲霉毒素A控制降解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07991.7 申请日: 2020-09-02
公开(公告)号: CN112244202B 公开(公告)日: 2022-09-16
发明(设计)人: 张红印;魏美林;杨其亚;肖金玮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6 分类号: C12N1/16;A23L5/20;C12R1/6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201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酵母 用于 葡萄汁 曲霉 毒素 控制 降解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球酵母用于葡萄汁中赭曲霉毒素A控制降解的用途。步骤为:首先配制菌悬液;将隐球酵母Y3接入NYDB培养基中,在28~30℃、180rpm震荡条件下,培养活化;然后取活化后的菌液涂布于NYDA培养基,培养温度28℃~30℃,时间48‑60h;然后,挑选单菌落接种到P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48h,培养后经离心得到菌体,无菌蒸馏水清洗后,稀释成1×108cells/mL的菌悬液;按照1%~2%的体积比例接种于葡萄汁中,即可实现控制降解葡萄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用途;本发明安全环保,可高效控制葡萄汁中的赭曲霉毒素A,能够在3天内全部降解葡萄汁中的赭曲霉毒素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球酵母用于葡萄汁中赭曲霉毒素A控制降解的用途。

背景技术

赭曲霉毒素A(Orchratoxin A,OTA)是一种毒性仅次于黄曲霉毒素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该毒素分子式为C20H18O6CIN,分子量为404g/mol。赭曲霉毒素A是异香豆素,由7-羧基-5-氯-8-羟基-3,4-二氢-3-R-甲基异香豆素(赭曲霉毒素α)和L-β-苯丙氨酸通过酰胺键连在一起。赭曲霉毒素A不易溶于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和NaHCO3溶液,耐酸性环境,在高温条件下不易降解,烘焙环境能降解部分毒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将赭曲霉毒素A归纳为2B类人类致癌物,该毒素具有肾毒性、肝脏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毒性、遗传毒性等危害,尤其以巴尔干地区和克罗地亚地区肾病相关,该毒素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此外,根据各类报道,我们发现该毒素污染范围广泛,在各类食品和饲料中都能检测到。主要产生赭曲霉毒素A的病原菌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赭曲霉毒素A首先在玉米中被发现,然后在各类谷物(小麦、水稻等)、葡萄及其制品(葡萄酒、葡萄汁)、酱油、坚果、肉类产品、咖啡、奶酪等食物中都被检测到。其中,葡萄及其制品是OTA主要污染对象。由于该毒素污染范围广泛,且毒性较大,世界各国对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做出严格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耐受摄入量为5ng OTA/kg BW/天;欧盟规定在谷物、葡萄酒以及葡萄干中赭曲霉毒素A最大残留量分别不得超过5μg/kg、2μg/kg、10μg/kg;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规定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均不得超过2.0μg/kg;GB2761-2017和GB2762-2017规定,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限量标准为2.0μg/kg,咖啡豆和咖啡粉中赭曲霉毒素A限量标准为5.0μg/kg,速溶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限量标准为10.0μg/kg。

目前对赭曲霉毒素A的控制降解方法包括物理方式、化学方式、生物方式。物理方式降解赭曲霉毒素A包括吸附和降解。吸附是常见的脱除毒素的方法,常见的吸附剂有膨润土、泡费石、海泡石、蒙脱石、活性炭、酵母细胞壁、纳米材料,吸附虽然能够高效率脱除毒素,但是不能彻底降解毒素,使其残留在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加热也是脱除赭曲霉毒素A的有效方式,但是容易造成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除此以外,碱性环境、臭氧、挤压加工等手段都可以降解赭曲霉毒素A。化学方式降解赭曲霉毒素A也是常见的脱毒方式,而且已经研究出的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化学方式多样化,过氧化氢酶(POD)是降解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A的通用物质。从米糠、大鼠肝微粒体提取的POD和商业酶POD都能有效降解赭曲霉毒素A。蛋白质、糖类是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另一种有效物质,研究发现,烘焙时添加还原糖有助于降解燕麦中的赭曲霉毒素A,但是方法复杂,而且其对食品产生的影响有待确定,如还原糖在其他食品中的添加量和种类是否影响食物的风味、外观等,以及是否增加食品腐败的几率等。

生物脱毒技术是指通过细菌或者酵母菌等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酶类物质,降解饲料和食品中的毒素,该方法控制毒素安全无污染,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