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及输粉管磨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7636.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绍岩;朱荣;王德永;苏荣芳;魏国立;朱青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喷粉用 旋转 接头 输粉管 磨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及输粉管磨破处理方法,包括单通道旋转接头、多通道旋转接头、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转炉耳轴;多通道旋转接头包括壳体、芯轴、第二输粉管、第二输粉管报警管;壳体套于芯轴外侧,且与芯轴转动连接;第二输粉管位于芯轴内;第二输粉管包括内管、外管以及包覆于内管外壁上的滤布,滤布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内管的外壁上,外管套于内管外侧且与内管之间设有间隙;第二输粉管报警管与所述间隙连通。在输粉管内管磨破后,粉体被滤布阻隔于内管内;供气阀通过报警管向间隙内供气;完成内管磨破的处理。本发明利用滤布挡住粉体避免泄露、磨损其他部件,通过报警管给出破损警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炉喷粉的旋转接头及其用旋转接头处理输粉管磨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喷粉冶金是将固体物料制成粉剂或细颗粒,利用气体作载气连续地喷入熔池,它改变了传统的冶金物料以“块状”和“批料”入炉的加入方式,显著增大了物料与金属液的接触面积,改善了冶金反应动力学条件。喷粉冶金工艺容易实现连续的、可控的配料和供料,能更合理地控制熔池内的反应和熔池温度,避免传统加料方式引起的炉渣成分和熔池温度突变。
转炉炼钢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炼钢方法,转炉喷粉包括底吹喷粉、侧吹喷粉、出钢口喷粉等多种形式,不同喷粉方式可实现不同的冶金效果,相比于传统炼钢方式具有显著优势。但是,转炉并非固定不动的,而是以耳轴为中心进行360°旋转,这就要求输粉管道也必须随炉旋转,对旋转接头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粉剂在输粉管道内高速流动,将对管壁造成磨损,如果管壁被磨破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应急处置的话,一方面易导致炼钢事故,另一方面易造成旋转接头其它部件损坏,现有旋转接头并不具备上述功能。与此同时,一旦输粉管道被磨破,必须更换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决定了更换所需的时间,现有旋转接头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复杂,拆卸和安装费时费力,耽误生产节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旋转接头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转炉喷粉的旋转接头,能够在输粉管道被磨破的瞬间提供报警信号并执行应急操作,保证该炉次正常冶炼,待出钢后再进行更换操作;而且本发明的旋转接头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节约更换时间。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包括单通道旋转接头、多通道旋转接头、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转炉耳轴;单通道旋转接头包括旋转接头以及位于旋转接头内的第一输粉管;多通道旋转接头包括壳体、芯轴、第二输粉管、第二输粉管报警管;芯轴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转炉耳轴连接;壳体套于芯轴外侧,且与芯轴转动连接;第二输粉管位于芯轴内;第二输粉管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粘接于内管外壁上的滤布,外管套于内管外侧且与内管之间设有间隙;第二输粉管报警管与所述间隙连通;第一输粉管、第二输粉管、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依次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包括单通道旋转接头、多通道旋转接头、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转炉耳轴、气压报警仪、供气阀;单通道旋转接头包括旋转接头以及位于旋转接头内的第一输粉管;多通道旋转接头包括壳体、芯轴、第二输粉管、第二输粉管报警管;第一输粉管、第二输粉管、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依次连通;芯轴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转炉耳轴连接;壳体套于芯轴外侧,且与芯轴转动连接;第二输粉管位于芯轴内;第二输粉管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粘接于内管外壁上的滤布,外管套于内管外侧且与内管之间设有间隙;第二输粉管报警管一端与间隙连通、另一端接有气压报警仪、供气阀。优选的,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包括调压阀和反吹气源;供气阀、调压阀、反吹气源依次连通,气源给出的气体经过调压阀调整压力后由供气阀吹向第二输粉管报警管,再吹入间隙,既可以保持内管载气平衡,又能避免粉体在磨破处集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