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及输粉管磨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7636.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绍岩;朱荣;王德永;苏荣芳;魏国立;朱青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喷粉用 旋转 接头 输粉管 磨破 处理 方法 | ||
1.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包括单通道旋转接头、多通道旋转接头、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转炉耳轴;单通道旋转接头包括旋转接头以及位于旋转接头内的第一输粉管;多通道旋转接头包括壳体、芯轴、第二输粉管、第二输粉管报警管;芯轴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转炉耳轴连接;壳体套于芯轴外侧,且与芯轴转动连接;第二输粉管位于芯轴内;第二输粉管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粘接于内管外壁上的滤布,外管套于内管外侧且与内管之间设有间隙;第二输粉管报警管与所述间隙连通;第一输粉管、第二输粉管、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依次连通;滤布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内管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为1~10mm;壳体设有流体入口管;壳体与芯轴之间设有轴承、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流体入口管包括液体入口管与气体入口管;流体出口管包括液体出口管与气体出口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粘接剂包括环氧树脂、二胺固化剂、稀释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三输粉管包括内管、外管以及包覆于内管外壁上的滤布,外管套于内管外侧且与内管之间设有间隙;壳体设有第三输粉管报警管,第三输粉管报警管与所述间隙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转炉耳轴内设有气体管道、液体管道;气体管道、液体管道、第三输粉管互相之间具有固体间隔。
7.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包括单通道旋转接头、多通道旋转接头、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转炉耳轴、气压报警仪、供气阀;单通道旋转接头包括旋转接头以及位于旋转接头内的第一输粉管;多通道旋转接头包括壳体、芯轴、第二输粉管、第二输粉管报警管;芯轴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转炉耳轴连接;壳体套于芯轴外侧,且与芯轴转动连接;第二输粉管位于芯轴内;第二输粉管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粘接于内管外壁上的滤布,外管套于内管外侧且与内管之间设有间隙;第二输粉管报警管一端与间隙连通、另一端接有气压报警仪、供气阀;第一输粉管、第二输粉管、第三输粉管、第四输粉管依次连通;滤布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内管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供气阀接有调压阀;调压阀接有反吹气源。
9.权利要求7所述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处理第二输粉管内管磨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输粉管内管磨破后,载气泄露至气压报警仪,触发气压报警仪报警;粉体被滤布阻隔于第二输粉管内管内;供气阀通过第二输粉管报警管向间隙内供气;完成第二输粉管内管磨破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可报警转炉喷粉用旋转接头处理第二输粉管内管磨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调压阀调节供气阀的供气压力比第二输粉管内的载气压力高0.03~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6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