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雷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6176.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王伟;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16 | 分类号: | F41H1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雷 | ||
本发明涉及扫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扫雷辊,包括主梁、独立车轮组和连接机构;所述主梁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前纵梁的一端与独立车轮组固定连接,前纵梁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的一端连接,后纵梁的另一端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第一升降器的中部与前纵梁转动连接;第二升降器的中部与后纵梁转动连接;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分别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前纵梁和后纵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对主梁进行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雷辊。
背景技术
防雷车在通过危险区域的时候,易受到地雷及IED(简易爆炸装置)的损伤,防雷车尽管能保证人员的安全,但是在大当量的爆炸时,也会损伤车辆,使车辆失去机动能力,导致车内人员无力应对可能的二次攻击。而传统的扫雷设备笨重、机动性能差,还会对道路造成比较大的损伤,主要应用于非常规道路的清障处理,无法应用于车辆的日常巡逻。
为此,公开号为CN11082300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雷车用自适应道路扫雷辊,包括车辆连接机构、主梁、液压辅助装置、独立车轮组,系统整体布置在车辆前端,依靠车辆连接机构采用螺钉装配在车辆前端,利用车辆的推力前进。独立车轮组整体布置在车辆前端,采用快速装夹的方式布置在主梁之上,根据不同地面可自行调整,提高对爆炸物的引爆概率,同时在损坏后可独立更换。车辆配置后,可明显提升通过危险区域的安全性,受到地雷袭击后可以保持机动性能,同时独立车轮结构设计降低使用地形的要求,并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
但是,现有的扫雷辊在与车辆连接或者更换独立车轮组时,需要额外的设备将主梁垫高,操作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雷辊,能够方便对主梁进行支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扫雷辊,包括主梁、独立车轮组和连接机构;所述主梁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前纵梁的一端与独立车轮组固定连接,前纵梁的另一端与后纵梁的一端连接,后纵梁的另一端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第一升降器的中部与前纵梁转动连接;第二升降器的中部与后纵梁转动连接;
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分别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前纵梁和后纵梁。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主梁分为前纵梁和后纵梁,如果在爆炸中产生损坏,可以对其中一个进行更换。设置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后,在需要对前纵梁和后纵梁垫高时,将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转动到垂直于前纵梁和后纵梁轴线的方向上,通过调节升降器的高度,就可以对前纵梁和后纵梁进行支撑,方便进行连接机构与车辆保险杠的连接,更换独立车轮组等操作。当不需要使用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时,可以将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转动到平行与前纵梁和后纵梁轴线的方向上,方便收纳。
进一步,还包括液压推杆,数量为二,分别位于后纵梁的两侧,液压推杆一端与主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机构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液压推杆,能够减小扫雷辊行进时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
进一步,还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和第一驱动模块;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转向信息,转向信息包括车辆的转向角度和扫雷辊的转向角度;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转向信息,判断车辆的转向角度是否处于第一区间,如果处于第一区间,判断扫雷辊的转向角度是否大于第一区间,如果大于第一区间,生成修正指令;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接收修正指令,驱动液压推杆,使扫雷辊的转向角度恢复到第一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6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