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2997.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孟强;章伟;胡陟;史晓帆;杨皓;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B25J9/00;B25J9/08;B25J9/16;B25J19/00;B23P19/06;B65G47/9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机器人 智能 制造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和控制方法,实训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和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连接,执行系统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执行系统包括立体仓库单元、智能上下料单元、进料三排线、AGV小车、法兰加工单元、过渡皮带线、转盘单元、锁螺丝单元、气动单元、视觉检测单元、读码单元、流水线输送站点和工业机器人单元,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硬性生产线存在生产精度低、人工投入量大、能耗高等缺点,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操作主体,通过智能终端统一控制生产线,从而实现智能制造模式。另外,资金成本、资源场地等条件的制约,也使制造企业和高等院校在设计机器人生产线、培养高端技术复合型人才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阻碍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专利CN201510586767.1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自动装配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所述生产线包括工控机、轨道及移动平台、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控制柜、送钉系统、真空吸屑装置、主控制柜、试刀站和柔性工装,所述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控制柜、送钉系统、真空吸屑装置、主控制柜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末端执行器搭载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柔性工作和试刀站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一侧。但是该方案不能使用模块化控制,通过机械设备自动装卸,没有视觉检测系统自动校正偏差,如果出现了故障问题,不能实现降级运转,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实训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中国专利CN201910425814.2公开了一种模拟智能工厂的实训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储存模块、输送模块和工作模块,主控模块包括综合信息交互及执行系统,储存模块包括集成式立体仓库,输送模块包括提货窗口、视觉检验机器和入库窗口,工作模块包括工业机器人、激光雕刻机、全自动组装装置和数控铣床,工业机器人安装在综合信息交互及执行系统右侧,激光雕刻机设置在工业机器人上方,激光雕刻机左侧安装有全自动组装装置,工业机器人下方设有数控铣床,入库窗口处设有视觉检验机器,集成式立体仓库设置在入库窗口后,输送模块主体为电机和丝杆组成的传动装置。但是该方案不能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控机床数据信息监控、工业机器人动作状态与信息监控,并配套可视化看板对系统数据进行统一展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实训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不能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监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和电气系统,所述电气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连接,所述执行系统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执行系统包括立体仓库单元、智能上下料单元、进料三排线、AGV小车、法兰加工单元、过渡皮带线、转盘单元、锁螺丝单元、气动单元、视觉检测单元、读码单元、流水线输送站点和工业机器人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单元。
所述立体仓库单元与智能上下料单元连接。
所述智能上下料单元、进料三排线与AGV小车相匹配完成自动上下料和运输。
所述工业机器人单元包括第一工业机器人、第二工业机器人和第三工业机器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业机器人设于进料三排线的底部,所述进料三排线末端设有视觉检测机构,获取工件位置发生至第一控制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业机器人通过过渡皮带线与法兰加工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业机器人设于过渡皮带线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业机器人、第二工业机器人和第三工业机器人上均设有手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