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2688.4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安华;尤丽华;朱高建;刘霞;袁翠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10/10;G06Q50/04;G06F119/12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线 机械 加工 工艺 工时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工艺基线的工艺过程卡中填写下料计算参数,用于下料的坯料类型包括根类、盘类和板类;
(2)在工艺基线中编制单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的下料工时定额数据;
(3)接收产品的正式生产任务后,根据加工任务单中给定的产品生产套量以及制造物料清单中的零件装入数量,确定零件生产数量;
(4)将下料计算结果作为工时数据翻套的参数,并从下料工时定额标准基础数据库中筛选系数,进行工时翻套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工艺卡中与工时相关的字段具有权限,只允许有工时额定计算权限的人员才能浏览、编辑工时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下料工时定额数据具有人工干预标记,若工艺卡的下料工时定额数据设置有人工干预标记,则再次发起审批流程,将该工艺卡流转到原工时定额人手中,编制单件工艺卡的工时定额;若工艺卡的下料工时定额数据未设置人工干预标记,则将工艺卡进行发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料工序下有6个工步,包括:棒料、剪板、钻孔、厚板料、数控气割以及其它,每个工步的工时计算方式如下:
1)棒料
工步工时= T基×形状系数÷60
其中,T基由棒料直径和材料两个参数共同决定,通过查询动态数据库中存储的棒料下料工时定额基础数据得到T基值;
2)剪板
工步工时=( T基1+T基2)×粗精剪系数×剪板方式×面积系数÷60
其中,T基1和T基2由板料毛坯的长度、宽度和板料厚度三个参数共同决定,通过查询动态数据库中存储的剪床下料工时定额基础数据得出T基1和T基2值;
3)钻孔
工步工时= T基×(L1+L2)÷10×孔数系数×面积(重量)系数×材料÷60
其中,T基由板料毛坯厚度参数决定,通过查询动态数据库中存储的钻孔下料工时定额基础数据得出T基值;
4)厚板料
工步工时=( T基1+T基2)×厚度系数×材料系数÷60
其中,T基1和T基2由板料毛坯的长度、宽度和板料厚度三个参数共同决定,通过查询动态数据库中存储的厚板料下料工时定额基础数据得出T基1值和T基2值;
5)数控气割
工步工时= T基×形状×粗精割系数÷60
其中,T基由板料毛坯的长度、板料厚度两个参数决定,通过查询动态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控气割下料工时定额基础数据得出T基值;
6)其他
工步工时= T基
其中,T基由手工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默认的翻套公式为:工序工时=单件工时×下料数量×数量系数+准结工时;其中,下料数量从工艺卡中自动提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分为三种:生产数量系数、下料数量系数和工艺数量系数;在制造基线管理模块进行工时翻套计算时,调用数量系数;数量系数为固定值或阶梯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线的机械加工工艺下料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时定额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的动态数据库中,在进行工时翻套计算时,从动态数据库中调取相应工种的下料工时定额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6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