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植体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1743.8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易纯;尹兴懋;任抒欣;范敏波;魏冬豪;潘俊杰;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B6/14;A61B6/03;G06T7/33;G06T7/73;G06T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王朋飞;杨生平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定位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体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步骤一、对种植体的第一三维数据与扫描杆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第二三维数据,其中,扫描杆数据为扫描杆的三维数据;步骤二、在常规植入种植体的手术前,对手术位置进行CBCT拍摄,得到医学图像数据;步骤三、在常规植入种植体后,插入与种植体配套的扫描杆,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第三三维数据;步骤四、对第二三维数据与第三三维数据进行配准,得到第四三维数据;步骤五、对医学图像数据及第四三维数据进行配准,以获得所述种植体在颌骨中的位置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可达到省去术后影像学检查的步骤,减少患者放射线暴露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种植手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体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种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根尖片、曲面体层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其中,根尖片和曲面体层片属于二维影像学检查,其优点是价格较低廉、放射剂量低,但同时存在很多缺点:1、二维影像是将三维物体的形态压缩到二维的图像上,无法完全真实地展示植体植入区域的具体信息;2、种植术前拍摄二维影像无法具体评估患者牙槽嵴的颊舌向宽度,种植术后拍摄二维影像则无法评估种植体在颌骨中的颊舌向相对位置;3、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根尖片及曲面体层片存在影像上的扭转、变形与放大。
进一步的,CBCT的运用克服了以上的缺点,CBCT图像经过三维重建以及可视化处理后,可以清楚地显示颌骨的牙槽嵴高度、宽度、形状、骨缺损的准确位置、骨质密度、涉及种植的关键解剖结构(包括颏孔、下牙槽神经、鼻底、上颌窦底等),另外种植体的定位导向导板也需基于CBCT的三维重建数据。然而CBCT的缺点在于放射剂量高,为30-477μSv(中位数87μSv),虽然与传统的颌面部CT放射剂量(2000μSv)相比减少了76.2%-98.5%,但是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放射剂量(根尖片<2μSv,曲面体层片3-24μSv)还是偏高。
一般的,种植手术的术前和术后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基于各个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目前种植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为CBCT(适用于大部分病例,包括前牙、上后牙、多牙缺失、存在水平或垂直骨缺损的病例,以及需要制作种植定位导向导板的病例等)和曲面体层片(适用于骨量充足的后牙简单病例)。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放射线暴露,目前种植术后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为曲面体层片和根尖片,少数进行了上颌窦外侧壁开窗植骨术的病例术后需拍CBCT。
因此,大部分的种植术后评估只能基于二维影像来分析种植体的方向以及与邻牙的位置关系,无法观测种植体在颌骨中的颊舌向相对位置,无法观测种植体与关键解剖结构的相对三维空间位置。目前除了放射剂量较高的CBCT外,尚无工具能获得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在颌骨中的三维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种植体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省去术后影像学检查的步骤,达到减少患者放射线暴露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种植体的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一、对种植体的第一三维数据与扫描杆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第二三维数据,其中,扫描杆数据为扫描杆的三维数据;
步骤二、在常规植入种植体的手术前,对手术位置进行CBCT拍摄,得到医学图像数据;
步骤三、在常规植入种植体后,插入与所述种植体配套的扫描杆,并进行口腔扫描,得到第三三维数据;
步骤四、对所述第二三维数据与所述第三三维数据进行配准,得到第四三维数据;
步骤五、对所述医学图像数据及所述第四三维数据进行配准,以获得所述种植体在颌骨中的位置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1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