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传导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9626.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温增丰;郑虎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夏敏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 耳机 | ||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及骨导振子,所述骨导振子收容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用于振动传递声音,所述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以收容骨导振子,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以收容电池。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骨传导耳机,一个耳机壳体分别收容骨导振子及电池,减少入耳的体积,提高了耳机的佩戴稳固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骨传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用户对耳机的佩戴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且外界环境嘈杂时,一些弱听人士无法清晰的听到声音,收听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骨传导耳机,用以提高耳机的佩戴稳固性,提高收听信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及骨导振子,所述骨导振子收容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用于振动传递声音;
所述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以收容骨导振子,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以收容电池。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骨传导耳机还包括耳塞,所述耳塞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盖设于所述骨导振子上,以在所述骨导振子塞入外耳时,通过所述耳塞传导所述骨导振子的振动。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骨导振子呈圆饼状。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耳塞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能覆盖所述骨导振子的凹槽。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扣接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容置槽,用以收容与所述骨导振子电连接的电路板;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接形成一总容腔,用以收容所述骨导振子。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骨导振子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骨导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容置槽露出;
所述耳塞盖设于从所述第一容置槽露出的所述骨导振子的另一部分上。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耳塞朝向耳朵一侧设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自所述耳塞的外周侧斜向外凸设。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凸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耳塞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二凸起部自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侧沿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耳朵延伸。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凸部的宽度从所述第一凸起部至所述第二凸起部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耳塞和所述定位凸部均为硅胶材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骨传导耳机,耳机壳体及骨导振子,所述骨导振子收容于所述耳机壳体内,用于振动传递声音,所述耳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以收容骨导振子,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以收容电池。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骨传导耳机,一个耳机壳体分别收容骨导振子及电池,减少入耳的体积,提高了耳机的佩戴稳固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