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9000.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翟中敏;吕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风机 控制器 安装 结构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包括控制器机壳(1)、控制器电路板(2)和固定壳边(3),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电路板(2)以适配匹配形式从上到下配合置入控制器机壳(1)的内腔中,固定壳边(3)共设置有两片且两片固定壳边(3)分别一体固定在控制器机壳(1)的左右两侧壳壁顶边上,所述固定壳边(3)与控制器机壳(1)相接处的底壁面上、对应每个螺栓穿孔(301)的内侧位置处还各对应固定有一个辅助固定座(6),所述辅助固定座(6)的座腔中开设有挤压配合腔(602)且在挤压配合腔(602)中配置有受力移动块(10)和施力移动块(9),所述受力移动块(10)和施力移动块(9)的块体截面均设置为直角梯形形状,所述受力移动块(10)与施力移动块(9)相接触面均为两者的斜面且分别对应为受力斜面(1001)和施力斜面(901)且两者相互抵触配合在一起,所述施力移动块(9)的下方、对应辅助固定座(6)上贯穿开设有内螺纹通孔(601)且在内螺纹通孔(601)中呈竖直状态穿设有一个转动螺杆(7),转动螺杆(7)与内螺纹通孔(601)之间以螺纹形式相配合,所述施力移动块(9)的底部块体左右两侧侧壁上还分别固连有一个竖直导滑块(12)且竖直导滑块(12)对应限位在竖直导轨(13)中,所述受力移动块(10)对应固定在同步受力压块(11)的外侧侧壁面上,所述同步受力压块(11)的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上还分别对应固定有一个水平导滑块(14)且水平导滑块(14)对应限位在水平导轨(15)中,受力移动块(10)的上方和下方对称位置上、对应同步受力压块(11)的外侧侧壁面上还各对应固定有拉伸复位弹簧(16),拉伸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水平向外对应固定在辅助固定座(6)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同步受力压块(11)的内侧侧壁面中心位置上固定有定位压头(5),定位压头(5)水平适配伸入控制器机壳(1)的内腔中,在控制器电路板(2)上板体上、对应每个定位压头(5)位置处还向外延伸出一对卡入挡沿(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固定壳边(3)的顶端拐角位置处和底端拐角位置处还各对应开设有一个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螺栓穿孔(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螺杆(7)的底端端部自带有拧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移动块(9)上还固定有一个L形拉杆(8),所述L形拉杆(8)的端部适配伸出辅助固定座(6)的外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头5到控制器机壳1的内腔底壁面之间的距离与控制器电路板2的板厚相匹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航空风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的操作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初始状态下,拉伸复位弹簧(16)呈正常状态,没有被拉伸,同步受力压块(11)处在内腔的最外侧位置,定位压头(5)的端头部没有伸出控制器机壳(1)的内壁面;
步骤二,由于没有定位压头(5)的限制,控制器电路板(2)以适配匹配形式从上到下配合置入控制器机壳(1)的内腔最底部;
步骤三,工人师傅调整控制器电路板(2)的位置,使得控制器电路板(2)上的每对卡入挡沿(201)均正对每个定位压头(5)设置;
步骤四,安装时,工人师傅旋转操作转动螺杆(7),由于转动螺杆(7)与内螺纹通孔(601)之间以螺纹形式相配合且转动螺杆(7)的底端端部自带有拧柄,转动螺杆(7)整体会向上移动,进而直接将施力移动块(9)向上顶起,又由于受力移动块(10)与施力移动块(9)相接触面均为两者的斜面且分别对应为受力斜面(1001)和施力斜面(901)且两者相互抵触配合在一起,施力斜面(901)会给受力斜面(1001)施加挤压力,受力移动块(10)整体向内侧进行移动,推动受力移动块(10)向内侧移动,拉伸复位弹簧(16)被拉伸变形伸长,进而顺势将四个定位压头(5)对应插入四对卡入挡沿(201)中,从而实现了对控制器电路板(2)的“固定锁死”目的;
步骤五,拆卸时,工人师傅只需反向旋转操作转动螺杆(7),受力移动块(10)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在拉伸复位弹簧(16)的弹簧复位力作用下,同步受力压块(11)复位移动,定位压头(5)的端头部再次收回控制器机壳(1)的内壁面外部,定位压头(5)失去限制,将控制器电路板(2)取出即可;
步骤六,结构上增设的竖直导滑块(12)与竖直导轨(13)的配合、水平导滑块(14)与水平导轨(15)的配合保证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0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