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切-拉拔试验装置及其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87519.1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艾长发;何宏智;张家康;黄杨权;任东亚;陈栩;颜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3/24;G01N3/08;G01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路面 黏结 性能 拉拔 试验装置 及其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切-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模具和水平向施力机构;
所述试件模具包括底板(15)、带有滑槽的纵向导轨(9)、可沿水平向移动的滑轮组(13)、试件夹具(3)、横向定位杆(6)和纵向连接杆(7),所述纵向导轨(9)和试件夹具(3)均安装在所述底板(15)上,所述滑轮组(13)安装在所述纵向导轨(9)的滑槽内并通过横向定位杆(6)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杆(7)安装在所述横向定位杆(6)上并与试件夹具(3)连接,所述试件夹具(3)顶端通过T型杆与万能试验机连接;
所述纵向导轨(9)包括上部导轨(17)、下部导轨(18)和立柱(14),所述下部导轨(18)固定在底板(15)上,所述上部导轨(17)和下部导轨(18)通过立柱(14)固定为一个滑槽整体;
所述纵向连接杆(7)两端分别向下设置有固定所述横向定位杆(6)的卡块(23),所述卡块(23)与所述横向定位杆(6)上的螺栓孔匹配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杆(7)中部向上设置有固定所述试件夹具(3)的第一连接块(24);
所述试件夹具(3)两侧设置有夹具连接侧耳(21),且划分为上部夹具(19)和下部夹具(20),所述上部夹具(19)的夹具连接侧耳(21)通过T型杆与万能试验机连接,所述下部夹具(20)安装在所述底板(15)上,且其夹具连接侧耳(21)与所述纵向连接杆(7)的第一连接块(24)连接,所述下部夹具(20)侧面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块(4),所述第二连接块(4)上安装有套环(5);
所述水平向施力机构与所述试件夹具(3)下部连接并提供水平向拉力;所述水平向施力机构包括连接绳(8)、定滑轮(10)和施力机构(11),所述定滑轮(10)通过定滑轮支架(12)固定在底板(15)上,所述连接绳(8)一端与所述下部夹具(20)的套环(5)连接,其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0)连接施力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切-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13)包括多组安装在所述纵向导轨(9)的滑槽内的滑轮,各组滑轮之间通过横向定位杆(6)连接,并沿水平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切-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杆(6)上对称设置有多组与所述纵向连接杆(7)匹配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横向定位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圆轴(22),所述圆轴(22)分别与滑轮组(13)中的滑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切-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包括竖向拉杆(1)和横向连接杆(2),所述竖向拉杆(1)一端与万能试验机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横向连接杆(2)的中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夹具(19)的夹具连接侧耳(21)匹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切-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下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托盘,所述托盘下部设置有与万能试验机下部平台固定连接的圆柱形插销。
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试验装置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多种方式制作成型试件,并对由不同方式制作的成型试件之间进行对比验证分析;
S2、基于剪切破坏试算和水平载荷系数试算综合确定试件抗剪阈值,具体包括:
S21、先通过直剪试验测试出复合试件层间抗剪强度,再根据复合试件层间抗剪强度估计水平切力取值进行基于剪切破坏试算;
S22、根据车辆不同状态下路面受到的水平载荷作用进行水平载荷系数试算;
S23、选取基于剪切破坏试算和水平载荷系数试算中的较小值作为试件抗剪阈值;
S3、将制作的成型试件安装在试件夹具上,再把试件夹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平台上,并连接好水平施力装置,根据试件抗剪阈值设置施力装置,最后打开万能试验机进行切-拉拔强度加载试验;
S4、根据试验结果和试验条件建立基于切-拉拔试验的层间黏联力学模型,对路面层间界面的黏联效应进行分析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75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