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86534.4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尚梦琦;徐倩文;伊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梦琦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9/62;G06F16/583;G06Q50/26;B65F1/00;B65F1/14;G07F7/00;G16Y20/20;G16Y40/10;G16Y40/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韩红芳 |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智能 分类 回收 处理 系统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平台,包括用户端、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后台管理端以及栖居平台云端,居民将预先收集和初步处理的个人生活垃圾在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进行识别和分类回收,系统记录用户投掷垃圾的分类记录同时对用户使用端的个人账户反馈绿色积分以作鼓励,用户管理端监测到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内的状况,及时联系后台管理端对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进行处理,栖居平台云端作为中间云服务器平台,将多个功能端联系起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垃圾处理过程中,政府环境卫生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管理辅助作用。这种城市垃圾回收处理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由于中间环节步骤复杂,回收效率慢,导致垃圾分类取得效果不够明显。此外,中国垃圾处理工作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并且由于居民总体环保意识不强,垃圾分类技术手段比较落后,无法有效落实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与回收平台来加速我国垃圾处理的进程。
为了加速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进程,本项目设计了从线上到线下的一体式服务。在线上,我们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来进行垃圾识别和分类,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垃圾大数据,利用简约的可视化界面展示各个区域垃圾分类的实效。同时,我们会提供云交易平台,居民可在平台上传个人物品信息,平台也会定期上线废旧物品的二次加工产物,居民可随心挑选需要的产品达到废物再次利用的目的。此外,我们还会在线上开展一系列的垃圾分类及处理知识的科普活动。在线下,我们会实施线上线下联动来进行垃圾的回收,采用积分制度用于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奖励,并会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垃圾分类与环保知识。对于回收的垃圾,我们会根据其再利用性进行处理,例如公益捐献,给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平台,包括用户端、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后台管理端以及栖居平台云端,居民将预先收集和初步处理的个人生活垃圾在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进行识别和分类回收,系统记录用户投掷垃圾的分类记录同时对用户使用端的个人账户反馈绿色积分以作鼓励,用户管理端监测到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内的状况,及时联系后台管理端对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进行处理,栖居平台云端作为中间云服务器平台,将多个功能端联系起来。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平台,包括用户端、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后台管理端以及栖居平台云端,所述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为中空箱体,自助垃圾分类箱的箱体内设置有站点控制器和用于记录用户端登录信息的二维码,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内部分隔为垃圾识别室和垃圾回收室,垃圾回收室内设置有多个垃圾箱,自助垃圾分类回收箱对应垃圾回收室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垃圾投递栏,多个垃圾投递栏分别与多个垃圾箱对应以使垃圾可通过对应的垃圾投递栏投入对应的垃圾箱内,垃圾回收室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多个垃圾箱余量的监测传感器;所述垃圾识别室的前端面敞口,垃圾识别室内安装有识别相机和图像识别系统,识别相机为多个并分别安装在垃圾识别室的内壁,多个识别相机均与图像识别系统电连接以将拍摄的数据发送到图像识别系统进行识别比对,所述监测传感器、图像识别系统均与站点控制器电连接,站点控制器与栖居平台云端之间数据互通;所述用户端与栖居云端平台之间数据连通,用户端包括用户使用端和用户管理端,用户使用端通过自助垃圾分类箱的二维码与自助垃圾分类箱连通以同步垃圾投递信息,用户管理端用于接收监测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通过栖居云端平台向后台管理端发送信息;所述后台管理端与栖居云端平台之间数据互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梦琦,未经尚梦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6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