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83684.X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侯庆臣;张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庆融合鑫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6;C04B35/64;C10L1/02;C10L1/12;C10L1/18;C04B38/02;C04B41/90;A61M1/08;A61H9/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杨志宇 |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火罐 制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超微复合粉末和造孔剂作为辅料烧制,形成一种内部多孔陶瓷罐体,该罐体导热性好,同时为防止拔火罐时罐热量溢出,保证陶瓷罐体的导热系数在适宜的范围,采用内外蒸镀层和增加附涂层处理,将陶瓷罐体制作成多层结构,保压性能好;另外普通点火材料如酒精的燃烧时效一般,通过在酒精中添加氯化钙和石墨粉提升熔点,融入几种中药材料,不仅有效延长燃烧时长,无需多次添加燃料,拔火罐时罐内可保持长时间热负压,有效解决传统火罐使用时罐内负压造成的疼痛感,此外,点火材料燃烧时散发的特殊中药香味,可令保健者身心愉悦,能被广大保健者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理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火罐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火罐是拔罐疗法的常用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晋代民学家国洪看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温灸罐与传统的拔火罐同类,但其方法、罐具、功效不同,温灸罐是在传统拔火罐和灸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二者合一,是传统拔火罐与灸法的结合与创新运用。温灸罐由于罐具大,使罐内形成很大的热负压,吸附在特定的穴位上,从而达到以下作用:1、排毒作用,由于罐体内强大的热负压和吸附力,能够将体内的胀气、毒气、瘀阻之气排出体外,对体内的癌血、疾、垢、脂、汗等察症,同时通。2、疏通作用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温灸罐充分突出疏通功效,既能疏通经络,又可以理气活血,从面保证了全身所有组织器官营养充足,气血充盈。3、平衡作用,温灸罐具有平衡阴阳,促使阴阳消长转化功能、根据阴例阳失衡的发病因素,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灸罐调理,促进体内微循环畅通,达到阴阳平衡。4、补气作用,温灸罐由于罐底点火,使罐底产生热负压,在清除体内风、寒、湿、暑、燥、火等六淫之气的同时,具有扶正祛邪的双效功能。进而补足了人体正气,迅速恢复体内免疫功能。
针对上述温灸罐的一系列作用,本发明通过独特材料、工艺制作的陶瓷火罐配合使用特殊配方的点火材料,有效的增强了温灸罐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火罐;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陶瓷火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一种陶瓷火罐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提供一种陶瓷火罐使用的点火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陶瓷火罐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火罐本体及点火座,具体制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庆融合鑫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庆融合鑫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动地板及运送物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