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1844.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童玉和;刘艳;万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572022***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粉红 副尼丽 鱼种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属于物种分布检测技术领域,所述引物组,包括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荧光探针;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待检测环境中采集环境eDNA样本,2)提取所述环境eDNA样本中的DNA获得DNA样本液;3)以所述DNA样本液为模板,用所述引物组进行qPCR扩增,并测定Ct值,根据Ct值判定结果。所述方法能够在不损伤环境和土著鱼类种群前提下,采取环境DNA技术对粉红副尼丽鱼种群进行快速高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种分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
背景技术
粉红副尼丽鱼Paraneetroplussynspilus(Hubbs,1935)又名紫红火口,是慈鲷目(Cichl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副尼丽鱼属(Paraneetroplus)鱼类。作为一种有名的观赏鱼类,粉红副尼丽鱼色彩艳丽,其头部通常为紫色,身体红色;在头后部有明显分界,身体上有一些黑色的斑点。此鱼强健好养,对饵料接受度很高,繁殖力强;喜好弱酸至中性水质,较喜欢干净的软水。此外,粉红副尼丽鱼力量很大,会把水族箱内的布景连根拔起;在野外则性情凶悍,且吞食水草。原产于墨西哥南部、哥斯达黎加。但是,由于观赏逃逸、人为放生等原因,粉红副尼丽鱼作为外来种侵入中国海南省、台湾省等热带淡水生态系统,对土著鱼类造成了一定危害。
及时掌握粉红副尼丽鱼种群在环境中的分布格局和种群大小,是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粉红副尼丽鱼种群分布的传统监测,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进行,如以网具进行渔获采集;具有耗时费力、成本高、捕获率低、可能会伤害到目标物种或者破坏调查点的生态系统的缺点。环境DNA(environmentalDNA,eDNA)分析是一种将DNA分析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生物学研究的新工具。这一方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20年间,随着样品采样、DNA提取、分析和测序等关键技术的突破,eDNA分析发展成为完整的物种分布检测技术手段。其应用从微生物分析扩展到高等水生或半水生物种鉴定、居群乃至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PCR,qPCR)特异性高,能够对DNA进行量化分析,近年来逐渐替代普通PCR,成为eDNA分析的重要手段。
目前,关于粉红副尼丽鱼种间特异性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建立粉红副尼丽鱼的qPCR分析,实现粉红副尼丽鱼的简单、快速、准确、客观的分子鉴定是目前开展粉红副尼丽鱼eDNA监测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在不损伤环境和土著鱼类种群前提下,采取环境DNA技术对粉红副尼丽鱼种群进行快速高效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引物组,包括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荧光探针;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试剂盒,包括所述的引物组、DNA提取试剂和qPCR扩增试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粉红副尼丽鱼种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待检测环境中采集环境eDNA样本,
2)提取所述环境eDNA样本中的DNA获得DNA样本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经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